第三十二章 天地烘炉,日炎炼心(1 / 6)
烈火焚烧,周身上下的衣物转瞬之间烧蚀殆尽,应东楼心知无法逃避,于是盘坐原地,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运起十二重楼上昆仑心法抵抗炉中之火。
所谓武道九重楼。
玄门修行者也罢,释门禅宗大能也罢,兵家修士也罢,兵家武人也罢,儒家贤人也罢,诸子百家练气士也罢。世间万千大道,大多大同小异,任你号称是什么天人捷径、登天路、长生桥、青云梯,总逃不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三步,每一阶段间都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天堑,故而也被称作三大关隘。
武人修行,在这关隘之间,又细分为三重楼,总共划分九重楼。登楼之后,临绝顶而小天下,九重楼上可登天,真可谓高出云霄,自有天人接引,可以登天飞升而去。
武道一重楼,易骨。人族既生天地间,乃是肉体凡胎,筋骨羸弱。通过各种导引术与吐纳法聚气炼气,炼出一口真炁,此时炁如无根之水,在人体间没有立锥之地,故而随意在筋脉间游走,淬炼经脉使其坚韧,淬炼筋肉使其强健,淬炼骨骼使其茁壮,故名易骨。一重楼武人的体魄已经与常人截然不同,一口真炁若是运用得当,更能力出千斤,配合纯属的外门劲气功夫,能倒曳蛮牛,只是真炁尚未有安身立命之所,气力不能长久,算是初窥门径。
武道二重楼,开府。也可称作聚气,开辟丹田气府为丹室,种下一粒混元气,或称作精气、气旋,真炁在此站稳脚跟,不再四处乱窜,更能壮大自身。且在日复一日的磨砺中越来越能被主人掌控,直至心念所至、意到气到的三重意气境。正所谓气沉丹田,不动如山,对于许多支脉流派的练气士来说,二重楼才能算作登堂入室。
武道三重楼,意气境。也被称作一气境,胸中一气贯通,全身奇经八脉十二条经脉和单、双、奇七百二十处窍穴中至少八成要全部打通,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胸口膻中穴,又称中丹田,是为第二气府。无论根基深厚与否、一口真炁长短浑厚如何,都能气发丹田,心念所至,意到气到,气象颇为不俗。
武道四重楼,柔锋。跨过炼精化气到炼气化神关隘的武人达到此境界,需将体内真炁细细淬炼凝实,化为阴阳二气,外显为刚柔二力,刚力者击石为齑粉、柔力者透肌肤而断筋骨,皮肤如常,内里骨断筋折。性格耿直、拳法刚猛者不易破此境,
据说那位坐镇东海蜃楼城的不败王爷李不败就因为沉迷以刚打刚的硬功夫,曾在四重楼之下苦熬苦练十载方才破境。儒家贤人中,许多坚守“君子直道而行”的贤人,也都在此处折戟沉沙,皓首穷经一生都难以寸进。
武道五重楼,幽明。如果说四重柔锋境界只需要修士刚柔并济,想要登上五重楼就必须彻底领悟阴阳相生、阴阳和合的天地大道。用本门派学问中的道理长久的耕耘心田、砥砺道心,方可超脱幽明界限,死中得活,手握阴阳二气。此时的丹田真炁,方可称之为“炼气化神”的“神”,即气与神合炼,使气归入神。五重楼修士可以一粒心神遁入内景之中,调和龙虎,捉坎填离,将体内五脏六腑每处阴盛阳衰或阳盛阴衰之处尽数“搬运”、“损补”、“捉填”、“调和”,使阴阳趋于平衡,圆满无漏。
武道六重楼,摧坚。通过五重楼的拆解与重构,修士体内真炁淬炼得及其纯粹凝实,只需一鼓作气冲破所有潜藏在肌理深处的隐晦窍穴经脉,便可跻身武道六重楼境界。因为有些窍穴天生晦涩,经脉细如秋毫,故而非资质绝佳者难以摧破坚实如死物的窍穴,此境界也得名摧坚。
武道七重楼,长命。也被称作丹胎境界或凝丹境界,由炼气化神转向炼神还虚的关键步骤,六重楼时拓宽的经脉与开辟的窍穴在这一刻全部发挥作用,周身经脉窍穴与天地山河相对照,人身小天地,天地大人身,七百二十处窍穴齐力孕育出丹胎。距离成就金丹境界仅有一步之遥,七重楼境界修士之人身已是四肢百骸已脱胎换骨的所谓半仙之体,哪怕再不寸进,不炼金丹,也能延寿百年,故曰长命。
武道八重楼,天关。即金丹境界。散落在人身各处窍穴气府的真炁灵力如漩涡般汇聚丹胎中,经由自身大道引导,气冲天关,起落九次,丹成九转,凝结出一粒无形无质的金丹,心境圆满无漏,成就金丹大业。除去气冲天关的常见说法外,还有一说,即丹成之后,旌幢箫鼓过天关,朝帝列仙班。
天乐来迎,箫韶合奏,是过天关、入上界、成散仙的最低境界。
武道九重楼,登顶。换尽凡形而成仙质,从“阴阳合和,降而成丹。水火相交,结成玄珠。”的金丹境界到内丹破而成赤子婴儿,婴儿移神天谷,仍须藏以玄玄,元婴自丹田登上泥丸宫,是为登顶。当然,世人以为武道九重楼名曰登顶,是因为登上九重楼,可在人间登顶。
九重楼上,仍有大风景,是为登天三境。
登天三境,既可陆地常驻,又能飞举上升。古人谓之神境、化境和通玄,如今的山巅之中,却称其为长生、逍遥、飞升!
长生者几与天地同寿,逍遥者不御外物以游无穷,飞升者诸天万界来去自如、天上天人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