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新农具(1 / 3)
季夙氏如今存有十田,一田约为百亩,大致按照井田的方式布局。季夙家的田地在中,由庄户共耕,收获归季夙氏姐弟所有。其余九田为庄户自耕,收获也是自由。
田中主要黍、稷、麦、麻、菽和少量的稻。产量都不是很高,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是采邑最为困难的时候,庄户除了耕作,还需要外出采摘、渔猎、伐木、养蚕、纺织,收获也是上缴季夙氏姐弟一部分,自己留存一部分。到了冬天,他们还要剥制兽皮、酿造春酒、收藏冰块以及从事其他劳役。
采邑的经济,基本是自给自足,吃的是自己的粮食和猎物,穿的是自己的丝织品、兽皮和麻布,住的是自己修筑的夯土房屋或者打的窑洞,行的是自己造的车具。
庞大的劳动量让一年四季中,庄户们都在劳作,基本没有一点点休息的时间,即便如此,他们也仅仅是达到勉强御寒和饥一顿饱一顿的结果。
如果季夙氏给他们的劳役更加多一些,占用他们的时间更加多一点,这种平衡就会打破。
而现在,季夙氏就有这样的趋势。
自从季夙瑶的父亲起,家族就面临着被侵吞的风险,如果不被侵吞,就需要在朝堂上拥有职权,这就必须增加开支,以参加贵族中的礼乐获得,因此,开办了酒坊,大量的粮食被用来酿酒,增加了礼器,许多的财物被用来购置金玉,又要参加国君组织的射御活动,兵器和弓箭也是必需品,还有马匹的购置更加是巨大的开支。
因此,不但季夙氏的积累被大量挥霍,更加加重了对庄户的盘剥,还对外举债,季夙瑶的婚姻其实就是他父亲举债的结果。
季夙瑶的父亲一死,反而让所有的投资化为乌有。偿还债务是小,父亲的葬礼按照大夫的规格一点不能减,季夙瑶不仅仅折价变卖了大量的家族产业,更进一步侵吞庄户的农时来为家族服务。
在蜡烛工坊产生后,表面上季夙氏的危机解除,实质更加激化了这种矛盾。
再过段时间,估计就有逃亡事件发生了。
因此,季夙氏最大的问题,就是使民无时,天天九九六,周周零零七,还都是义务的,这谁受得了。
即便季夙小姐再善良,和气地对待家仆,不忍心处罚农奴,奴隶生病了都允许他们喝肉汤,在如此强度的劳役面前,都没多大作用。
其实左瑀都觉得,季夙家最好的归宿,是投靠某个大的贵族,就像是栾叔,最起码从现在起到几百年后,除了少数的时间外,栾氏都是一流的家族。
如此躺平,与民休息,岂不乐哉。
就算季夙泰能成为晋国的大夫如何?反正在他所知的历史线上,根本找不出季夙氏的影子,说明在原本的历史中,季夙氏已经被淘汰了。
以季夙氏如今实力的弱小,即便是脸打的再肿,在别人眼中也不是胖子。
左瑀把自己的想法跟季夙泰一说,当然,他没有说投靠栾氏这样的话,如果季夙瑶听到这个建议,估计能够气得半死。
季夙泰一听,还很有道理,马上就拱手相求:“求先生救救我季夙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