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文字的起源(3)(2 / 3)
埃及紧随其后,距今45年前,国王法老亲自创立了埃及最早的学校——宫廷学校。
宫廷学校旨在培育贵族青年,让贵族青年从小耳濡目染书写和计算,以便日后游刃有余地治理王国。
有趣的是,早在甲骨文问世以前,中国的学校就已萌芽!
距今4多年以前的夏族尧舜时期,也就是那个连国家都尚未形成的部落联盟时期。
中国最早的学校——成均,就已出现!
但有一说一,成均不过只是学校的雏形而已。
中国第一所正式的学校,依然还是诞生于甲骨文问世以后的商周时期。
商末周初,周文王为教育皇亲国戚专门设立了一所中央学宫——辟雍。
古书《五经通义》这样记载:“天子立辟雍者何?所以行礼乐,宣教化,教导天下之人。”
武王克商以后,周天子麾下的各路诸侯(即皇亲国戚,为了有效治理分封之地,专门设立了一系列地方学宫——泮宫。
旨在教授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文武并重,培养治世之才。
故有“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之美誉。
当学校横空出世,一群专门从事学术研究的精英,便史无前例地从各方各地聚集。
学校既是教书育人之地,更是群英荟萃之地。
尽管这群精英看上去终日“游手好闲”,可他们却是在心无旁骛地对智慧加以精雕细琢,对灵感加以千锤百炼,使农业文明时代的科技与文化骤然喷发。
君不见,学校诞生以前,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基本都是攒三聚五谈天说地。
即使偶尔也会迸发出灵感与智慧,却大都只是浅尝辄止。
绝不会对智慧本身加以精雕细琢,更不会亲手组建学派或学团。
当学校破茧成蝶,学术精英不仅能济济一堂,天马行空地交流智慧,酣畅淋漓地碰撞灵感,还能亲手创办一脉相承的学派或学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