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论九品中正制(1 / 2)
卫瓘回京述职不可久待,不日即将离京。临走之前他办了两件事,一是特地拜访了司马亮,请他多多照拂自己的家人。
武帝立晋之初,以曹魏为鉴,深觉世家大族根深蒂固,地方政权亦很容易脱离中央的掌控。为维护皇权,他大肆分封同宗诸王,将其祖司马懿以下宗室子弟二十七人均封为王,以郡为国,邑二万户为大国,置上、中、下三军,兵五千人;邑万户为次国,置上军、下军,兵三千人;五千户为小国,兵千五百人。
分封的宗室诸王暂时留居京城洛阳,未到封国,制度规定的王国军队此时尚未建立。但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武帝有选择性地赋予受封的宗室诸王都督所在各州军事的权力,且同时担任州刺史,监督地方官员,集军政大权与一身。
司马亮乃武帝叔父,被武帝封为扶风郡王,食邑一万户,担任骑司马,增加参军掾属,加持节称号,都督关中雍凉诸军事。后在秦凉之变中因下属刘旂之罪被连坐免职,但武帝很快又封他为抚军将军,加侍中之服。
武帝对司马亮极为器重,是诸王中权势比较高的一位。本来司马孚是最为德高望重的,但他已于几月之前离世。剩下的那些藩王,要么出镇地方,要么无德无能。齐王司马攸虽然位高权重,极得民心,但颇受武帝忌惮,卫瓘不敢与之深交。
司马亮与卫瓘私交甚好,自然应允。
这第二件事,即是给武帝上疏一封。本来他之前就认为九品中正制极为不妥,现在看到像何绥、荀组那样的无德之人也能因祖上的荫庇入朝为官,而德才兼备的寒门之士却报效无门,实在令人愤愤不平,扼腕叹息。
于公于私,他都决定要上疏建言。
自司马衷迁入东宫后,武帝时常让他在一旁学着处理政务。
这日他将卫瓘的奏疏交给司马衷,让他直接念给自己听。
“九品中正制不过是权宜之计,并非长久之道。此等计资定品、居位为贵的做法,会使人弃德而忽道业,伤损风俗,弊端诸多,与国运民生皆不利,应当废除。”
“臣以为应当恢复乡举里选之法,使朝臣共相举荐任命,如此,有才之人的为官晋升之路通畅顺达,即可激励众人争相推荐贤良之人,且监督在任官员的得失。”
武帝听罢,道:“卫瓘所言有几分道理。”
“父皇也赞同废除九品中正制?”司马衷试探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