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宝黛姻缘(1 / 1)
贾宝玉的成长林如海和贾敏看在眼里,若单论他的表现,他们两个即便动容,也不会考虑把女儿嫁他,但两人却动过这个念头,自然是因为林黛玉的态度。
这些年,贾家几个孩子都在林家读书,贾宝玉比林黛玉大一岁,贾琮和贾环也就比她小一两岁,都算年龄相仿,因为贾敏对他们一视同仁,林黛玉跟他们相处时,也没有明显的亲近远梳,都是一样对待,但她就是跟贾宝玉更谈得来,更有共同语言,两人不管是吵嘴闹别扭,还是谈天说地吟诗品茗,凑到一起就有一种无形的默契,他人插不进去。
贾宝玉有心,林黛玉也有意,林如海和贾敏两个过来人,有什么看不明白的?
就贾宝玉个人而言,林如海对他的不满,更多的是对一切觊觎他女儿的人,都有的一种挑剔,抛开这一点,他其实也不反感这孩子,看到他那么努力,也曾考虑过选他做东床快婿,可惜,这难得的心软,在看到贾家的表现后,全都烟消云散。
贾政和王夫人并没有和林家结亲的想法,林家自然不会上赶着去找他们,只是苦了贾宝玉这个孩子,满腹情意只怕要落空了。
林如海和贾敏都是厚道人,既然认为贾宝玉没希望了,就不会故意耗着他,贾敏就委婉的跟他说:“宝玉,听说你母亲正托人给你相看呢,前些天还看中了镇国将军家的姑娘,可惜那姑娘已经定亲了,上次我回娘家,还听见你母亲夸吴贵妃的侄女端庄贤淑,瑞郡王家的县主雍容华贵,看来用不了多久,就能听到你的喜讯了,到时候姑母一定会给你送份厚礼……”
贾宝玉一下子呆住了,他现在早已非吴下阿蒙,贾敏没说出口的含义他领会的很清楚,就是说关于他的亲事,他亲娘没想过询问他的心思,也没有考虑过林妹妹,更深一层的意思是,你家根本没人支持你,你也做不了主,就死了那条心吧。
看他失魂落魄的样子,贾敏也有些不忍,但是长痛不如短痛,随意说了两句,打发他去上课。
课堂上,所有人都看出贾宝玉不对劲了,这几年都在一起上学,贾琮和贾环到底还是跟贾宝玉培养出几分兄弟感情,贾兰也不似先前那么冷情,纷纷问他出什么事了,贾宝玉早就学会了避讳,只说没事,见问不出来,那几个也不是傻的,遂不再追问。
后来姚先生也来询问,贾宝玉对他又信任又尊敬,还有几分不自觉的依赖,他一问,就忍不住倾诉出来,并向他询问自己该怎么办,姚先生摇了摇头,说:“你家里既然没有那个意思,还是早日断了念想,否则只会害人害己。”
贾宝玉不舍,只要一想以后跟林妹妹除了兄妹情分再无其他,他心里就一抽一抽的疼,再三央求姚先生指点,姚先生拧不过他,只能告诉他:“这事儿的根由还是在你家,你要么让你家心甘情愿跟林家联姻,要么自己强大起来,让所有人都不能无视你的意愿,并且保证事成之后,林姑娘不会被人为难苛待,否则,林公是不会同意将女儿下嫁的。”
贾宝玉很沮丧,这些年,他对自己在贾家的处境也算看清楚了,老太太和太太对他的疼爱不用质疑,就是贾政,表面看着很嫌弃他,心里也是重视他的,但是,这几个人无论哪一个,都没有把他当成一个可以平等交流的对象,自己与家人而言,更像是个吉祥物。
以往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家里上一辈该是大伯当家,这一辈则是琏二哥,他本来就不该越俎代庖管太多,可是现在,发现自己竟然连娶谁都做不了主,甚至都没人问一下自己的意见,这个吉祥物,贾宝玉就不愿意做了。
向姚先生讨教之后,贾宝玉制定了一个反抗计划,从此把用在杂学上的精力收回来,全心投入四书五经中,准备明年参加考试,争取一次性考上秀才,踏上掌握话语权的第一步。
林黛玉冰雪聪明,从父母的态度中,她早已看出他们对贾宝玉不太满意,饶是不好意思,但她从小被娇宠长大,父母这两年也让她见识了不少外面的事,她并不像一般的深闺少女,对婚事提都不敢提一句,虽然也很不好意思,但仍试探着问了一下,贾敏只能告诉她原因,林黛玉听后,虽然没说什么,却从此绝口不提此事。
林黛玉态度一变,贾宝玉即使在全心备考,也很快意识到不对劲儿,就找她要理由,你一句我一句的,两人又吵了一架,贾宝玉自己回去生闷气,林黛玉关在房里偷偷哭,等到贾宝玉气过了,又来哄黛玉,并含蓄的允诺自己一定会努力争取,希望黛玉能略等一等,不要着急着定亲,能给他一个机会。
两个人也不知道怎么说的,反倒互通情意了,贾宝玉自去奋斗,林黛玉则跟贾敏说,自己不急着出嫁,想在家多陪父母两年,贾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郁闷之下,只能来找云清诉苦。
没想到云清却劝她说:“你跟林大人若是不同意,黛玉孝顺,必然不会违背你们的话,只是她心里过不过得去,可就不好说了。她是个至情至性的孩子,她体谅你们,你们也该体谅她才是。不如就听她的,等上两年再说,也许到时候会是另一番情景。”
感情这事还真是奇妙,明明前不久,林黛玉跟贾宝玉的红线还没牵上,这也不知道是被什么催化了,不到两个月,这份姻缘竟然已经锁死了,让云清都预料不到。
以贾敏对云清的了解,如果两个孩子没戏,她肯定会建议让他们一刀两断,现在提出拖字诀,难道说他们还真是良缘?这么想着,贾敏就问了,云清说:“我不知道符不符合你心中的良缘,但是黛玉自己觉得很好,过的顺心遂意,逍遥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