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我的天后堂妹(2 / 4)
令她没想到的是一整天的考试下来,太平公主竟然和其他人一样安安静静地答题。
宫女们都有各自的活计,因为五科考试都安排在一天之内,时间紧张,中午的饭菜,众人都是在学堂里面吃的。吃完,立马开始了下一场考试。
考完一科收了试卷,武婧儿就让人把试卷上的名字糊上。
她想将除了书法和算术外的试卷誉录下来再批改,但一时找不到人誉录。
宫中读书习字的宫女要么参加考试了,要么与考生渊源不浅,要么是评卷官,怎么想都不合适。武婧儿一时间犯了难。于是,她厚着脸皮向武媚娘求助。
武媚娘听完武婧儿的讲述,心神落在了她鼓捣出来的糊名法和誉录法,心中一动。“婉儿,你让范履冰派人将这些试卷誉录一遍。”武媚娘吩咐道。武婧儿补充道: “字体最好差不多,不要太好也不要太差,以免影响评卷。”
武媚娘除了女官之外,还有一套从儒臣中选出来的智囊班子。这些人在禁中以修撰著作之名为武媚娘出谋划策,被称为“北门学士”。
“只此一次。”武媚娘认为让这些学士誉录小丫头们作的文章大材小用。武婧儿赔笑: 这次是意外,意外啦,下一次我一定会考虑周全的。
武媚娘挥手让武婧儿离开,突然想起什么,眉头一挑,叫住武婧儿,冷笑道: 你如今和我打起了马虎眼。哼……
没想到自作聪明却被武媚娘发现了,武婧儿回头讪讪一笑,顾左右而言他: “啊,今天天真好。
滚!武媚娘闻言都气笑了。
武婧儿组织的这个考试提前给武媚娘报备了。
武媚娘是看着她折腾出一个类似于小规模科举的考试来。没想到她还折腾出来两个防止请托的好办法,糊名法和誉录法。
隋唐之前人才的选拔主要是通过察举制,需要长官举荐,要求“人门兼美”,但最后发展成了以门第取士。
隋唐的科举制则打破了门第的藩篱,允许士人自由报考,不问家世,只看文章做得好坏。
然而此时的
科举考试没有糊名,也没有誉录,主考官能清楚地看到每一份试卷的主人,评判的标准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由大人物推荐或者在社会上享有盛名的人总能在科举考试的录取中占据优势。因此很多学子向大人物“行卷”,进献自己的文章;或者向大人物自荐,求得公荐”。若没有大人物举荐或者无甚社会名声,在当今的科场很难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