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内部纷争(1 / 2)
年初签完责任状,整个集团各部门的工作便马不停蹄地往前赶。
这一年,太华集团的新楼盘——宏远城要赶在五一前预售,年底的金九银十又要开第二个盘,这个节奏着实让人有些吃不消,虽说,年年都在招人,但确实是赶不上这样的工作节奏。
太华集团虽然正式成立是在95年以前,但那时候不过是个包工团队似的组织,也就是千禧年以后,费孝宏才收了一个烂尾楼自己包装了一番,改了个好听的名字太华城,才卖出了自己的一点品牌来,连宏远城和去年卖得很好的海城上筑的地块也是凭着当年的太华城叫好叫座而顺势拿下的,但这两个楼盘的开发速度跟磨洋工似的,直到杨鸿来了,给梳理了一番,才叫各工作都上了道,有序快速地推进了的。
他本人从圈内出了名快节奏的万隆地产出来,倒是无所谓,可苦了原来一帮半养老似的老臣子,对杨鸿确实是既佩服也有怨念的,有一些甚至也是不知好歹地,只有抱怨。
所幸是,新人一批批的涌进来做事,老臣子们便能推便推的半摸鱼半干活的模样,但他们多少知道这些新来的血液,个个收入都比自己原来的高,自然也是看不惯的。叫干活很难干得动,关键时候还特别多推托和使绊子。
去年的海城上筑已经封顶,只消弄个精装就能售卖了,所以这还好说,但宏远城离三分之二预售标准建设体量还远着呢,才刚打地基阶段,连土方都没挖完回填。去年好不容易地下三层完成了正负零,要出地面了,就想着5个月总也能达到三分之二了吧?却是主客观因素都在施阻——政府单位还好说的,海湾区当时的风气虽说不好,但是搞搞关系吃个饭啥的总还容易些,在这一方面,费老板是一点也不含糊,特别大方。但是内部老臣子的阻力非常大,加之4月连月都是雨,真真是一天晴天都没有。
为着海湾中心地块的开建,杨鸿着急着要把手头上的住宅楼盘都售出,好给未来的大规模建设积累多些原始的实力,就算他们原本可以贷款建设的,但架不住当时的贷款流程复杂、效率忙,额度也并不高,好几个贷款额度加在一起,也并不能完全支撑海湾城6万平方米的建设。费孝宏又不愿意引入别的投资者,只想做成家族企业,这便提高了杨鸿的工作难度了。
这些天来,杨鸿也是头大得紧,五一是绝没有可能开售的了。按照海市过去仅有的三天一层神话,紧赶慢赶的也许5~6天一层算吧,端午也差不多了有2层了。预售证可以提前去跑部门,但他此刻想着的,可不止这么一点事。
偶尔便会把雅颂、费扬、梁红梅叫上,聊一些人事处理的事。虽然杨鸿没明说,但她深知,他是想趁着这个机会,烧一把火旺旺的,烧到费孝宏处去,就势要收工程建设的权。
雅颂估摸着,杨鸿这么算计着费孝宏,肯定是和费提前商量好了的事情,否则,按照费孝宏的性子,眼里是容不下沙子的。他为着的是生意做好做大可以手段灵活,但绝不能瞒他。这一点,在过去的一年中,她是深有体会的,杨鸿这种老狐狸级别的人物,绝对只会比她想得更多。
但她不确定,这个事情,费扬是否提前知晓,在情况不明朗的前提下,雅颂选择只字不言。
这天,杨鸿和梁红梅、费扬、雅颂四个人,照例在杨鸿办公室商量着这一年计划的修改,人才招聘的缺口和节奏,聊起了工程这一块的安排。
“宏远城是他们老早就拿下并且介入了的,要换掉项目负责人或者总包,难度都非常大,毕竟刘工(宏远城项目负责人在这里干了也有个1年8年的了,还是老余多年就带着的人,要动老余的人,难上加难。”
梁红梅说的这个老余,是费老板的同县老友余有年,跟着费氏兄弟多年,一起招揽工程项目,有着多年的建筑经验。费家的大部分项目,基本上都是自己的工程队包揽,后来为了开展业务方便,就由老余作为法人担纲了总包单位的负责人,单独成立了总包公司,然后让其在太华集团挂职了董事长助理一职,凡工程的工作都介入了。据说,费孝宏为了稳住他,将自己原本的持股已经匀出来了3%给他,在所有持股人中,他是唯一的费家外人。可见根基之深,地位之重。
总的来说,是根深叶茂的老臣子,虽说也是实干精干的人,但挡不住是土八路出身,缺乏可以迎接市场高难度挑战的专业建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