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七章 早修共话众翰林(上)(1 / 2)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此次从长安返回弘农前,东宫增补了弘农王府的空缺官职。从翰林院与国子监中,挑选了文学两人、东西阁祭酒各一人、学官长一人,共五人填补王府文官缺漏。此五人由东宫调配,李恪自是另有安排。在抵达王府之后,李恪之意让这些饱读诗书之士来专职教授世子与同龄的几位五品以上官员之子嗣的礼仪礼节、诵读典籍等。
弘农王世子李子陵虽不通文学但也算是学富三四车,自幼诵读经史。依唐太学之例:《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易经》、《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通三经者,大、中、小经各一;通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孝经》、《论语》则都要掌握。李子陵自幼主修《左传》、《仪礼》、《公羊传》,宗室勋贵虽入国子学,但也仅通三经即可。李子陵所通三经:《仪礼》十七卷、《春秋左氏传》三十卷、《春秋公羊传》五卷,共五十二卷。
回到弘农王王府的当天晚上,李子陵便这几位日后要朝夕相处的翰林进士们打了招呼。管家安排了这五位翰林们在王府前院东侧,离平日授课讲经与藏书阁都挺近。
王府藏书阁中:依四部分目,四部者,甲、乙、丙、丁。甲部为经,其类十二:《易》,以纪阴阳变化。《书》,以纪帝王遗范。《诗》,以纪兴衰诵叹。《礼》,以纪文物体制。《乐》,以纪声容律度。《春秋》,以纪行事褒贬。《孝经》,以纪天经地义。《论语》,以纪先圣微言。九曰图纬,以纪六经谶候。十曰经解,以纪六经谶候。十一曰诂训,以纪六经谶候。十二曰小学,以纪字体声韵。共十二家,六十五部,二百四十一卷。
乙部为史,其类十三:一曰正史,以纪纪传表志。二曰古史,以纪编年系事。三曰杂史,以纪异体杂纪。四曰霸史,以纪伪朝国史。五曰起居注,以纪人君言动。六曰旧事,以纪朝廷政令。七曰职官,以纪班序品秩。八曰仪注,以纪吉凶行事。九曰刑法,以纪律令格式。十曰杂传,以纪先圣人物。十一曰地理,以纪山川郡国。十二曰谱系,以纪世族继序。十三曰略录,以纪史策条目。十三家,一百四十四部,一千九百四十六卷。
丙部为子,其类十四:儒家,以纪仁义教化。道家,以纪清净无为。法家,以纪刑法典制。名家,以纪循名责实。墨家,以纪强本节用。纵横家,以纪辩说诡诈。杂家,以纪兼叙众说。农家,以纪播植种艺。小说家,以纪刍辞舆诵。兵法,以纪权谋制度。天文,以纪星辰象纬。历数,以纪推步气朔。五行,以纪卜筮占候。医方,以纪药饵针灸。十七家,二百五十三部,书两千六百三十七卷。
丁部为集,其类有三:一曰楚词,以纪骚人怨刺。二曰别集,以纪词赋杂论。三曰总集,以纪文章事类。三类,共九十部,书三百二十八卷。
王府藏书阁存书共有四层,在弘农王李恪由十六王府入藩时,运了近百车的书籍。可惜三年前王府大火,焚溺过半,所剩残缺,未遑补缉,篇卷错乱,难于检阅。于是,天子从国子监、翰林院、史馆中调拨了近四十人,在弘农王府藏书阁耕耘了一年半,才使一众图书修缮整理完毕。
……
次日清晨,李子陵洗漱完毕便直接去敲了令健的门。
咚,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