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按兵不动(1 / 6)
汉中平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寻常人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此地不仅能凭着广大良田做到自给自足,更还是通往川陕的数条古道交汇之地。
一旦将其握在手中,敌方便不得不因后勤补给的原因而放弃似阳平关一般的各道隘口,掌握者便能完全占据主动,对敌方形成近乎碾压级别的战略优势。
便似在三国之时,蜀汉的国力要远逊于曹魏,但因为汉中在手,诸葛丞相却能想打哪里便打哪里,逼得曹魏却不得不长期驻屯重兵集团以应对蜀汉的进攻。
又似那宋末之时,失掉汉中之后巴蜀平原便成了个四处漏风的筛子,哪怕南宋不惜重金在四川打造了一系列山城堡垒,但只能达到固守的目的,却不能分担襄阳防线的压力。
很明显,汉中得失关乎到南方政权的存亡,若让其落在北面的手里,败亡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当然,此时明清双方的处境与当年相比多少也有些不同。
一来满清由于人口的原因对北方的消化速度要远逊于当年的蒙、金;二来明军有沈廷扬打下的基础,在水师方面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两相叠加下来,就算襄阳、两淮还在清军手中,但在长江两岸的攻守之势多少带着些倒反天罡的意思,汉中的重要程度似乎也要比历史上略略低上一些。
可说一千,道一万,这些因素终还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缩小。
若明军无法再短时间内夺回汉中,等到清廷消化长江以北之后终也就是个南宋时候的局面。
由此,朱慈烺此番北上的最终目的便是趁清军疲惫夺回汉中,进而使大明能够将更多注意力投到有利于己方的襄阳、两淮。
只是................
“陛下,莫不如趁两面还没有合兵之前给豪格来上一番夜袭,若能将其破掉却也不必担心蒙古人翻出什么浪花。”
眼见自家陛下的眉头在得到阳平关传来的消息后便再没舒展过,自成军之初便多打夜战的向仁生便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按着常理来说,他这般谋算当也有理。
毕竟他们拥有丰富的夜战经验,选择夜袭这等混战场景自能算是扬长避短。
可出乎其意料的是,朱慈烺在听到此言之后并没有做出太多反应,仅只是点了点头便又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