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八论武殇(2 / 3)
嗯?老秦挑了挑眉毛,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华夏的武术构成很复杂,最初是先民在与野兽搏斗、与其他部落战斗的过程中产生的,那时还没有武术的概念,只能称之为搏击技巧,彼时最强壮、最有战斗力的人往往会成为部落首领。”
“部落时期人类对神灵极度崇拜,族人的精神领袖叫做巫觋(xi,二声),部落首领负责武备,巫觋负责传承文化和祭祀神灵,后人的搏击技巧便逐渐与巫觋的用药、养生、心灵修炼相融合,有了初步的武术雏形。”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老的自然神灵崇拜逐渐被道教的神仙体系覆盖,而道教是追求长生的宗教,这与历代君王的愿望是一致的。道士们为了长生不死,在君王的资助下研究出各种服气、炼体的功法和丹方、药方。”
“当这些功法和丹药与搏击技巧结合后,纯粹追求力量和技巧的搏击便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内以自身为宝库、不断孕养和开发身体潜能,对外追求力量使用效果的最大化和修炼的系统化。”
“这样一来,生死之间得到的经验,和系统化的研究相结合,再经过反复的使用、修改,华夏武术才算彻底形成体系。”
“待到多年的对外战争,以及佛教等宗教传入华夏后,异域的思想观念和技击技巧不断的被吸收、整理,武术包含的概念越来越广,甚至可以成为一门学问:武学。”
秦战有些不耐烦了,虽然这段历史总结的挺到位的,可我要的答案是为啥现在的武术不能实战,你说这些跟这有关系吗?水字数也不是这么水的,读者老爷会骂的!
子鱼压了压手让他忍着,话锋回转,继续道:
“冷兵器时代,君王为了维护统治,都会打压不能为其所用的武者,那时君权至上,抄家灭族、连坐是常有的事,许多武学因此而断了传承,此其一。”
“武术本就是为了搏杀,战场才是它发挥作用的地方,‘将军难免阵前死’,几千年的战争中,多少武将来不及把一身所学传下去便战死沙场,此其二。”
“古人乃至近代人,视长辈传下的武学为求生的技艺和祖宗瑰宝,后人可以仗此光宗耀祖、也可以修改增补,但惟独不能将之传授给外人,甚至亲生女儿都不教,也就是所谓的‘传儿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一旦发生意外,这部分武学便就此失传,此其三。”
“武术再强,人也没有子弹的速度快,几十年修炼抵不过一颗小小弹丸。更何况科技发展何其迅速,导弹的攻击距离甚至能够覆盖全球任何一个角落,在这种情况下,武术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已经降到了最低,国内和平安定,‘习武无用’成为部分武术传承者的共识,以致于自己不想学、不愿后代再学,主动放弃了武术的道路,此其四。”
“我刚才给你讲华夏武术的形成过程,就是要告诉你它的复杂性,修习武术不仅要练搏击技巧和肌肉力量,还要练习力量的整合、气息的运用、人体的构造和秘药的配比,甚至还要研究道藏、佛经,以解读出古籍中艰涩的隐喻。”
“这已经不是能够简单掌握的技巧,而是一门学问了。没有系统辅助、没有生物电模拟,全凭自身的情况下,即便衣食无忧、一心向武,三年五年不出成绩、十年八年难有成就也是正常情况。”
“而现代搏击建立在专业化和分工合作的基础上,营养交给专业的营养师、人体构造交给医学院、医疗交给医院,搏击者本人只需要学习简单的力量整合和粗浅的呼吸配合,剩下的就是不停的锻炼力量、耐力、抗打击能力,因为专精,取得成效很快。”
“专业练习现代搏击的人,一个月就能接触实战,两个月就比没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强上一截,一年后就可以参加业余赛事,天赋好的甚至两、三年后就能拿到拳王、散打王、泰拳王等等称号。”
“所以许多爱好者学习武术三年,打不过学散打三个月的,从此不仅对武术失去了信心,而且坚定的认为武术是骗子。再加上各种打着华夏武术旗号敛财的真骗子,让太多原本天赋极好的武术苗子望而却步。你设想中的十几万天才,到这一步还没转投现代搏击的十不存一,恐怕连一万人都没有。此其五。”
“自古穷文富武,习武需要大量的营养、珍贵的药材,以及数不尽的汗水;对练过程中还要承担受伤甚至死亡的危险;即便练得一身武艺,如今也早已不是仅凭个人勇武便可觅得封侯的年代了。投入大、风险高、收益小,按现代人的理念自然会被淘汰,剩下那一万天才,仍然坚持修炼武术的还剩几人?此其六。”
“华夏武术攻击方式多变,手指、手掌、肘、膝都要参与攻击,正式比武时无法带拳套也不能带护具,招式中战争痕迹又太重,用于实战的打法凶残、发力阴狠。叉眼、碎喉、踢裆、打后脑、倒地追击、分筋错骨、暗劲伤人无所不用其极,像昨天系统模拟的下交叉耕手,心狠手辣的武者用出来,一掌下去就能将对方打的肝脏破裂。”
“所以也有人说,国术只杀人、不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