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量锚和价锚(一)(1 / 2)
一个有系统价值的商品和服务生产出来之后,在系统中的价值怎么衡量才是最科学的?
做2个思想实验。
甲部落有1人,乙部落有1人,丙部落有1人。甲部落生产大米,乙部落生产盐巴,丙部落养猪。我们假设在某一段时间有一个数学上的微妙平衡,三个部落生产的产品刚好够三个部落互相使用。商品每人平均用量记为a(a,b,c这样一个数组,括号中的元素分别为三种产品的人均消耗量。虽然平均下来是这个数,但是毕竟个体之间有差异,三个部落首领一商量,我们共同创建一种可以作为交换等价物的东西吧?贝壳吧!部落一共3人,每人一个刚好合适。他们约定,一个贝壳刚好等于a等于b等于c,这样每个人刚好都不会缺物品。现在这个理想模型设置好了。接下来就是用现实发展打破这个理想模型(不讨论以上背景说明中部分细节的合理性。。
1、三个部落发现每个人的消耗量不一样,有的人不够用,有的人很快就用完了,有的人生产的物品多,有的人生产的物品少,导致有的人手里贝壳越来越多,有的人手里没有了贝壳,这时,有的人开始回到以物易物的状态,有的人开始向贝壳多的人借用贝壳并约定了利息。而且还伴随一个现象,贝壳多的人开始利用贝壳多协商价格,也就是大批量购买,他们入手的价格反而降下去了,而贝壳少的人则面对比之前更高的价格。三个部落都有了小寡头。
附:看看,如果三个部落以物易物,统一交易,统一分配,三个部落刚好够,一般等价物产生之后,反而使有部分人买不起其它商品了,还诞生出了债务。按照现代gdp计算方式,一方的债务加上利息是另一方的资产,显然从三个部落的货币数据看,财富是增加的,但是却发生富的越富,穷的越穷的两级分化现象,而三个部落的商品产出并没有多大变化,也就是说,根本性的财富并没有变化。
另外由于硬性规定一个贝壳等于a等于b等于c,导致小于一个贝壳的量无法交易,又有部分交易回到了以物易物的状态。
鉴于以上问题,三个部落首领又研究出几种解决方式。一种是抽取一些贝壳多的人的一部分贝壳发给养不活自己和自己家庭的人;一种是直接发更多的贝壳给养不活自己和自己家庭的人,并放弃硬性价值规定;一种是回到之前的统一交易统一分配状态。
经过深思熟虑,他们发现现在三个小寡头已经不允许自己动他们的蛋糕了。采取向穷人免费发放少量的贝壳这种方式最好,不会招致小寡头的激烈反抗。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总体上大家相安无事,但是三个首领发现,穷人手里的贝壳还是不可避免的在向富人手里集中,这时候富人利用规模化取得的价格优势刚好和市场新投放的贝壳取得平衡(三个小寡头由于生产效率高,在卖向其它两个市场时更容易获得货币,三个部落新投入的货币也想买更便宜的东西,也是找另外部落的个小寡头购买。
这时候又出现了几个问题:
1、在平均生产率之上的人口,贝壳越来越多,平均生产率之下的一直靠补贴维持生活。而三个部落的总体贝壳量是越来越多的。
思维实验到这里,可能我们很多人都意识到一些问题了。第一个问题是三个部落留存的商品总量根本没有变化,第二个问题是三个部落的总贝壳量却越来越多,三个部落的货币一直在以稳定速度向小寡头集中。而且是不可避免的!谁都没有错,真的是不可避免的在集中,这就像一个公理!直接下结论:
1、以上三种商品都是消耗品,即生产出来后很快就会被消灭
2、会被消灭的商品对应的贝壳并没有被消灭,这些贝壳总量对应被消灭和留存的商品总量(历史的,现在的!
现在在这个简单的经济系统中,我们先不考虑旁枝末节的事情,提出3个主要矛盾问题:
1、为什么三个部落集中交易,集中分配不会出现贝壳积累,刚开始的贝壳量严格够用,而自由交易则会出现积累,并且贝壳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