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钢笔产业的内卷(2 / 2)
短短几年时间,沈记制笔坊从无到有,由沈三一个光杆司令,成长成了员工过十人,每月制笔近千支,年营收在一千块银元以上的正经工坊。沈三本人,在洮阳工坊区都成了传奇般的存在。
被逼无奈、沈三只得进行技术改进,推出了铜管吸水式钢笔,结果还是被曹家学了去。如此下作的手段,将曾经没啥事业心的沈三给逼出了火气,下大功夫,由研制出了工艺更复杂、用料更精细的新款钢木结合的吸水式钢笔,还就不信曹家能继续跟进仿制。
在大部分百姓心中所谓的从事工商业,多半还是将其等同于做买卖。买卖人和工商资本家之间存在的差异,至今没有人将其搞清楚!
沈记笔坊有了生意后,沈三没有忘本,赶紧托人带信到老家,将沾亲带故的子侄兄弟全叫到了洮阳城帮他干活。重用亲族和乡党,不爱雇外人,是这个时代产业经营者的特点。
纯粹的依赖市场并不能培育出正经的实业家,这是宋应奎最近才体会出的感悟。这就好比真实历史中满清时代的晋商,尽管也发展出了数个体量巨大的商号和资本集团,可终究是摆脱不了买卖人的局限性。体量再大也不过是一个买办而已。对推进产业和技术进步,没发挥出多大的作用。
“三爹、你老别动怒,他曹家虽然能学咱家的样样来做笔,可买家就认咱家的笔,你没看经常到咱家进笔的主顾和学生,从来不踏进他家的门,只认准了咱家的牌子。我看他家要想抢咱的生意,还没那个本事哪,也就抢些便宜的珍珠杆笔的量。”沈三的侄子沈二娃子见老叔发火,赶紧说好话给老叔宽心。
钢笔制造产业出现的时间只有两三年,但却涌现出了十来个从事这一产业的小作坊。有三四家的经营还挺不错,其中沈三经营的沈记制笔坊的规模最大。
并没有出现令人心喜的产业和工厂,境内除几家做运输和货物贩卖的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体量外,真正的实体产业成规模的寥寥无几。云谷迄今为止在外边有影响力的产业,几乎都是官办工厂做出来。哪怕像腐竹这样民间广泛参与的豆干制品,追溯源头的话,还是由宋应奎带动起来的。
曹二锅这人做的事,也确实太没品。在沈三制的珍珠杆钢笔被城主府赏识,开始大量制作后不久,曹记笔坊紧跟着就仿制了出来,抢了沈三不少订单。
“你懂个毛线,虽然珍珠吸水笔价低,可是走的量大,做起来也简单。哪像咱做的新笔,买的价低了就亏了,价格一高买的人就少,一月也买不出几支来,赚的钱远没珍珠笔多,光费力气。曹二锅个王八,就是在断咱家的财路。”
沈三不是生意人出身,但到底是钢笔制造这个行业的老人,对于钢笔这个市场,还是摸索出了不少门道。用钢笔的人多数是年轻人,还没到追求品质的阶段,只要便宜能用就成。而不像毛笔那样有成熟的市场分层,贵贱都有相应的用户群体。
正是因为市场没分层,现阶段钢笔行业的竞争就只能以低端市场内卷为主,曹家大量仿制便宜的珍珠杆笔,对沈记制笔行的业务冲击不小,让沈三觉得钱越来越难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