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表彰与委屈(2 / 2)
“哎!”李有福摇了摇头,“你说这萧大人,几个月前刚扯进杨继盛的大案,所以被贬了,现在又杀了人!虽是战时,但你也不能杀了主簿吧,何况还是朝廷里有人的主簿,他有罪,你可以向上级参他,但你随便就杀了,你说朝廷能饶了他吗?不谈封赏了,能不降罪就很好了!”
萧权临死前就猜到会有这样的结果,王重七自然对这件事情也是心中有数,只怕严党的人会进一步刁难,现在他之所以还要问上一问,也是内心的不甘和那一口正义之气。
“萧大人也是为了稳城抗倭,何况他还”
王把总放下了酒杯打断了他,“我们都懂,但重七兄也是明白人,朝廷里的事情,我们这种小地方是左右不了的!除了无声的抗议,还能怎么样?如果把他列进去,大家的功劳就会被贬低甚至是抹平!”
李有福道,“当然!萧大人是朝廷官员,曾经还是南京兵部的六品主事,他的死,我们会另行上报的!”
“严通身为知县,临阵弃城怎么说!”
李县丞大声道,“我为官多年也未曾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朝廷会罚他的,现在抗倭战事还不明了,我想咱们海盐也会迎来新的知县!但这之前,还希望重七兄弟能共同协助抗倭!”
王重七想说一说严通是否通倭之事,但又觉不妥,这件事只能自己从摘星楼去查一查了,他叹息一声,将眼前的一杯酒一饮而尽,这个世道,实在是让人气愤!
这顿饭,王重七吃得很不自在,作为春风下的意气少年,他内心还是有着一股正义,但是这种时候,他并不能左右什么。
借着酒意,他也在不断地告诉自己,用尽一切手段爬到更高的位置,才能将你无能为力的事情扭变过来。
萧典史的丧事极为简单,因为在这也没有亲人朋友,王重七陪着姐弟二人买了寿材、香烛、纸钱等白事物品,在典史署布置了简单的灵堂。
人讲究入土为安,萧典史的灵柩自然要运回徽州老家安葬,但因为现在倭寇闹事,沿途不安全,只能暂且运到了城北的一个小寺庙里安放,等倭寇事情平息后,再运回老家。
王重七害怕陈中举的亲族来找麻烦,不敢让萧曦妹和萧曦楼住在县衙了,就悄悄安排到了陆娘子家中居住。
陆娘子家有两间居室,男人死了以后,就一人住,因为受过王重七和孙九五的恩惠无以报答,所以欣然答应了这个请求。
王重七作为萧权的幕友,在县衙帮忙这事没有因为萧权的死而停止,反而因为在这次守城中有功,而正式成为了衙门出钱雇的师爷。本来这师爷的薪资不能由衙门里支付,但是李有福有办法,在衙门的开销中额外多加了一点,自然很轻松就挤出了这点工资。
这日晚间,王重七从县衙回来,到陆娘子处看望了姐弟二人。斯人已逝,这活着的人还要继续生活,他们在这里住得还算习惯。
东南沿海手工业发达,陆娘子便会在外头的裁缝店里领一些零活回家来做,赚一些钱,萧曦妹白天便跟着陆娘子学一学针线活,萧曦楼则安心读书,走科举是老爹生前的遗愿,留下的一些钱和老家的地也够供养这个孩子读书了。
王重七简单询问关心了两句,便退了出来,他对萧曦妹心存好感,但又不敢开口,前两天抱了人家,也是环境所需,现在想来更是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