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县令先知(1 / 3)
下了一夜的雨,雨后的清晨,碧空如洗,五更天后,寡静的县里慢慢喧闹起来。屋檐上还挂着晶莹剔透的水珠,折射着初升太阳送来的五彩光芒,万物似焕然一新,但战争的阴云即将到来。
王重七按照约定的时间到县衙找萧典史,府衙上下已经传开他现在是萧权的幕友。两人随后去往县城的东城门。
因为萧权的安排,今天开始,城楼处增加了衙门里的人站岗巡城,但这些人还是非常懒散,不但站没站样,脸上也没精神,只是见到上司到来,才象征性地站直,表面的意义实则大于守城的实际意义。
萧权登城楼时连连叹息,或许只有真的经历一场火炼,才能激发这些人内心的斗志。
两人登上城楼上的楼橹望楼,眺望着城外。
依着这城墙是密密麻麻的民居,尤其是靠近城墙处的房屋高大林立。
从大明建立到如今嘉靖年间,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内的地方早就不够用了,不少有钱的士绅便搬到了城外,修宅子建院子。
王重七望着这些房子,担忧道,“倘若倭寇攻城,这些宅子必定成为祸患!”
“此话何意?”萧典史轻轻一笑,似乎知道答案。
“倭寇攻城,不但可以借助这些房屋躲避城楼上的弓箭与炮火,而且他们一旦借助风势,采用火攻,那后果不堪设想!这些楼这么高,火光滔天,必定烧得城墙上站不了人!”
萧典史很是欣慰地点了点头。
王重七又问道,“官府为何不将这些附在城墙附近的屋子拆除?”
萧典史笑了两声,反问道,“你很聪明,姑且看看为何没有拆除?”
王重七又仔细看了看这些屋子,尤其是靠近城墙的一些,每个都是占地大,楼子高,这些可不是一般人家盖得起的。
想想自己家里,不但离城远,而且就两间土坯茅草屋,你想建到这里来,没那个能力也没那个资金。
“住在这里非富即贵!我想朝廷有意抗倭,他们也会阻拦!这些有权有势的人,都有着深厚的地方地位或者朝廷有人!又或者那些朝廷致仕的官员,哪里得罪得起?”
萧典史叹息了一声望向了远方,过了许久才道,“这事也不止我们县,隔壁的嘉善县,因为士绅集体阻扰无法扩城墙,更甚的是新城县,县令直接被逼得离任了!”
王重七体会到了萧典史的愤慨,但是无奈啊,对于这些人,你能怎么办?他们背后可能是朝廷,都是捆绑的,朝廷不下决心,你在这里多事,后果就会和新城县的县令一样,被参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