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1 / 10)
杨素芬回家和刘百顺谈起了柱子。
馒头店老板去柱子所在的城市旅游,看到了他,回来后把所见所闻讲给大家听。
馒头店的伙计们好久没有听到柱子的消息了,老板的讲述让他们很感兴趣。
“柱子现在可不得了了!”由于文化水平有限,馒头店老板讲出来的水平也很有限,距离绘声绘色差距很大。
“怎么个不得了呢?”随着提出的问题,伙计们开始了有限的想象。
“太细的我也说不明白,一句话就是出息了!人要是有出息了一眼就能看出来。”老板对于伙计们多少有些炫耀的意思。
伙计们像惯常一样伸长了脖子等着老板的话。
他说了一大通柱子的事业,由于柱子从事的工作太抽象,与长年和面粉、馒头打交道的他们相距太远,好多内容不明白也说不清楚。所见所闻经过他的整理和二次加工再说出来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了。不过这并不妨碍伙计们对柱子取得进步的赞叹。
“不说别的就那精气神儿就很像样!”究竟怎么像样儿,像什么样,他没有更多的词了。
伙计们的脑海里出现了很多种“像样儿”。
“这次我还看到了柱子的对象。”
这个话题相比柱子的事业就好懂了,伙计们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
“这小子找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对象。不是有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吗?”
老板一口一个这小子,好像是在得意地说自己的孩子。
“这小子不讲吃不讲穿的,一天脑子里想得就是研究和事业。人家女孩子跟他一样,一心干事业。”
“和北大的韦神似的?”一个伙计问到。
“你小子不错啊,还知道韦神呢。反正就是那个意思吧,凡是干正事儿的年轻人都是先拼搏后享受。”
刘百顺听了心里起了波澜。
更让老板开心的是柱子没有忘记老家的人,和馒头店的老板有说不完的话,从小时候说到了上大学,他的女朋友就在一旁静静地听着。
“叔,离开老家这些年我是真正感受到了差距,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呐!就拿说话唠嗑吧,一唠才知道你自己都知道点儿啥,人家谈论的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