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胡濙的第一堂课(3 / 4)
朱祁钰说完,本以为身为礼部尚书的胡濙会大发雷霆,不料他只是捋了捋花白的胡须,沉默了许久,叹道:“所以这是圣人之学,是君子之学,不是帝王之学。”
胡濙二十五岁高中,浸淫官场四十九载,官场和岁月早已将圣贤书中缥缈的道理教给了他,除此之外,他还获取了很多圣贤书中没有的道理。
他这一生,失去的很多,得到了很少,但他仍旧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
对于朱祁钰的发问,胡濙再没有过多解释,只是平静地说道:“殿下能有这番见解,已经足够了。”
他话锋一转,悠悠说道:“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嘶,这话倒像是老学究、知天命的口吻,不像一个弱冠之年能说出来的话。”
这对当下朱子理学恰如其当的修正,儒林士人知道了该有多么惊骇。
他的疑心更重。
这话,应该不是郕王的原话。
而是另有其人。
“只是臣担忧,您是从亲王被推上大宝的,从小没有接受帝王应有的教育,不能治理好国家,平衡朝廷。臣知道文渊阁有许多帝王著作、孤本,因此希望您能够多多翻阅,治理好国家。”
“是。”
等郕王车驾彻底被包裹在又浓又稠的黑夜之中,胡濙的长子胡长宁方扶着老父亲在风声中缓缓回了宅内。一路上,他们用闲话打发时间。
胡濙:“你觉得殿下如何?”
胡长宁思索一番,道:“儿子觉得殿下很好。土木一战,殿下捐银给宫中和将士遗孀,有大义,命杨翥撰写了锦绣山河颂,却付之一炬,说明他不求虚名。捐粮、马入学的办法,很好地解决了朝廷目前的困境。听说殿下还曾和军学学子同吃同住过,没有亲王的架子。只是有些时候,儿子觉得殿下忒小器,大明军学选在哪里不好,为什么非得是金太监寺。”
胡濙颇为意外地觑看了胡长宁两眼,“你倒是评价颇高。”
对于父亲的话,胡长宁意外,道:“难道您不是这么认为的?”
胡濙只是纳闷,自正统朝以来,他便身处权利的核心,和这位亲王殿下接触较多。但从一些事迹中,他能察觉到这位殿下…过于仁弱,没有大才。
但是自土木一战以来,他倒是让人出乎意料,一言一行,跟变了个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