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平燕策(2 / 2)
大殿上有些轻响,以童贯为首的武将皆是若有所思,而那些对战局尚且不甚了解的文官也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官家,老臣以为祝将军所言极是。”蔡京此时站出来朗声说道,“当以休养生息为主,静观局势变幻。”
“臣附议!”高俅看了眼赵佶的神色,当即站出来。
而这两个大佬都已经表态,其余的官员也不含糊,纷纷站出来表态,包括刚才开口的詹度与赵良嗣,此时也在赞同的人群之中。
赵佶缓缓点头,现在朝堂之上几乎一多半朝臣都已经表示赞同,祝彪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若是依照祝彪所言,却是能让大宋得到最大的好处。
现在更让赵佶感兴趣的,已经不是祝彪对于燕云之地的看法,他更感兴趣的是祝彪如此和盘托出自己的观点,难道他对于这大宋真就如此忠心耿耿。
还是说祝彪的心中,尚且有其余的计划?
这个年轻人,自昨日宣德门前见了第一面起,便给赵佶一种危险的气息,赵佶即使是现在依旧不敢掉以轻心。
赵佶不明白祝彪想要什么,但通过前番与萧嘉穗的谈话,以及昨夜与祝彪的谈话,此时蔡京却猜到了个大概。
休养生息为主,静观局势变化······可是现在辽国与金国之间,局势的变化都在瞬息之间,当北方的消息传到汴梁的时候,实际上都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而再等汴梁这边拿定主意、开始采取行动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或许是另外的模样。
如此说来真的想要静观局势变化,并且在局势有所改变的时候第一时间采取行动,那么只可能由身在前线的将领在第一时间就作出准确的判断并且动手。
祝彪不仅是要延缓联金攻辽的脚步,还想要的是在山东之地的自主权,毕竟山东与河北紧邻燕云十六州,在山东祝彪本就声名远播,特别在东平府、济州等地,更是知泰山君之名者比大宋官家之名者更多;而河北、河东之地,若蔡京猜的不错,祝彪早就留下了手段。
“果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祝将军不愧是我大宋的青年翘楚,既如此,朕便在汴梁等着辽国与金国的使者前来。”
赵佶站起身来,有些意气风发的说道,无论祝彪如何,燕云之地在赵佶眼中,却是已经是板上钉钉的收复了;如此功绩,太祖太宗也是没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