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投汉一念起(3 / 6)
没有办法,谁让祖逖既是忠臣,又是好人呢!
至于祖逖所说的,刘泰修建运河后,便会挥兵南下的事情,戴渊并不认可祖逖的说法。
理由非常的简单,刘泰修建这条运河难道不需要消耗粮秣吗?不需要折损人力吗?
毕竟按照戴渊的正常思维来说,他非常清楚,这运河修建起来,怎么都不可能短时间内让刘泰能够挥兵南下征伐征伐中原。
既然外患缓和了,那自然的这时候最主要的核心自然放在了制衡身边的琅琊王氏身上。
说到底,这世家王朝就是如此,自己对外敌唯唯诺诺,对付内乱自然重拳出击。
实际上不仅是晋廷如此,就算隔壁的种姓制度不一样是对付外敌显得格外脆弱,但对付内乱处理起来却无比娴熟。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算是九品中正制这种彻底固化阶级的制度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因为把绝大多数心思全部都用在了压制内部上了,所以在对付外敌时会显得格外脆弱。
祖逖心生愤恨,但也正如同戴渊所预料的,祖逖也只来到兖州边境进行加固,而并没有出面跟戴渊争夺权势。
因为祖逖是认识大局的,也是对晋廷忠心的,祖逖很清楚,如果自己出面掀起乱局,那么最高兴的人,必然就是王敦。
东晋原本不多的威严更会被自己一手扯下来,这是一心想北伐的祖逖所绝对不愿意见的。
司马睿清楚,戴渊也清楚,他们都知道祖逖是顾全大局的人,那就只有让祖逖为了大局,再苦一苦了。
与之对比,司马睿可不敢派人去琅琊王氏的手下,就这么将简单的夺权。
因为他们知道琅琊王氏一定会反抗,而不是就这么把这个亏给吃下来。
说实话,如果当初刘泰不是让陈元达去隐晦的表达了自己已经做好了造反的准备,随时都要造反的话,那刘聪也就不会对刘泰这般的容忍,只要刘泰不造反,自己什么都能忍。
因为这世道随着司马氏的洛水为誓,人心不古之后,就是看谁更不要脸,谁更无耻,谁更不顾大局,那谁就越有可能在大局中获利,再也不是那个讲信誉,尊礼法的大汉了。
戴渊搞定祖逖便马上向李矩而去,表示自己想要接手司州刺史,执掌司州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