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钟鸣九声(1 / 5)
宫门寂寂锁祥烟,古迹灵踪尚俨然;云罩连枝烹药鼎,霞生灵井溉丹泉。
日魂炼就华胥国,月魄收将不夜天,紫诏师真归去后,未知孰继大罗仙。
(谭处端,全真七子之一,《题洛阳朝元宫》,以为题记。
……
……
玉隆天治四十三年九月,华汉帝国中部,抱犊山哨所。
哨所坐落在栾城的西北部,面对苍莽的伏牛山脉。
普通人是上不来这个哨所的,甚至找都找不到,每年把时间花费在这上面的普通人不计其数,大有古时寻仙访道的趋势。
连帝国的钦差大臣到了这儿,都得在山脚下乖乖下马,同其他的道院新生一起,排队乘坐全金属缆车上山。
这里本不应该有哨所,在帝国民众的认知中,抱犊山包括伏牛山脉都是非常安全的,外部势力的入侵若是深入到了这里——帝国版图的中心,历史文化的中心——问题就相当严重了,一个哨所似乎起不到逆天改命的作用。
但这是道院的哨所,意义就非同凡响了。
离这里最近的城市是栾城,传说它在远古时期有鸾鸟群栖,因此得名,属于神都管辖。
诸如此类的传说有很多,譬如抱犊山,就是因为牧童误食灵芝草,抱牛犊升天成仙的神话传说而闻名。
这样的故事对普罗大众来说是神话,是传说,可对今天从山脚下乘坐缆车登山的道院新生们而言,却被告知:这些都属于一部罕为人知的隐秘古史,是有过记载的史实和历史人物,对他们的世界观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哪怕他们在来之前就知道这世上的确有过“仙”。
一部上行的缆车中,戴着比酒瓶底还要厚的木框眼镜的方脸男生,一边扒着缆车周围结实坚固的金属防护栏,一边歪着脑袋,试图望向云雾深处,看见哨所的真容,同时嘴里念念有词:
“遥望抱犊山,下有豹子谷。昔为隐者居,今聚……修仙族?”
这是他在栾城书店里看到的一首诗,经过他的修改,变成了这样,原诗是“今聚绿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