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公元前706年(3 / 4)
齐僖公没有信心独立抗击一万北戎人。于是,他立刻向郑国、鲁国、卫国三位盟友求援。
郑庄公很给面子,即刻令世子忽为大将,高渠弥为副将,祝聃为先锋,率三百战车,驰援齐国。
而鲁国、卫国虽同样派兵救援齐国,却行动迟缓。
当距离最远的郑军赶到历城时,鲁军、卫军还没赶到。
患难见真情。
齐僖公见郑军来得这么快,很是感激,亲自出城迎接世子忽,并犒赏郑军。
世子忽对北戎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他对齐僖公说:“北戎人浮躁,军纪不整,散漫惯了。而且,他们野蛮贪财,胜了就争夺财产,败了就互不相救。当年,北戎入侵郑国。我就是用三批伏兵,诱敌深入,将其大败。现在,我认为还可以用此计。”
齐僖公听说过世子忽击败北戎人的事情,知道他善战善谋,就问:“如何使计?”
世子忽说:“北戎人刚刚打了胜仗,必定骄傲。我们可以挑选一部勇而不刚的队伍,去挑战,不能支持就败走。北戎人以为我军真败,必会追击。然后,等他们进入伏击地点,我们合围之,凭借人数上的优势,必能大获全胜。”
“此计甚妙!”
齐僖公很高兴,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与世子忽商议完善后,立即派人去依计执行。
此战结果,不出世子忽所料,齐军、郑军大败北戎人。由于郑军负责拦截北戎人退路,战功最为显著,不仅斩获三百名北戎人,还生擒北戎人两名主帅。
不过,在事后论功行赏环节上,世子忽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首功奖赏,令他很是不爽。
原来,东道主齐僖公确实准备了丰厚的礼物(主要是食物,《左传》记作“馈之饩”,送到了齐国边境犒赏众人(战争胜利后,各国并未撤兵,而是由各自大夫率领部队留在边境,替齐国戍守。
但这一次不知为何,齐僖公特意请了鲁国的代表,来安排“馈饩”的顺序。或许是因为鲁国乃最尊礼的国家,又是威望很高的姬姓宗国,齐僖公想以此来表示自己处事公允,不会厚此薄彼。
然而,替齐僖公来分配“馈饩”顺序的这个鲁国代表,实在是有些木讷。他既没有按照各国与齐国的远近亲疏,也没按照此次功劳大小来分配,而是完全按照周朝的礼制,依据各国的爵位来安排顺序。这样一来,郑国这个伯爵之国,领兵的主帅又是没有继承爵位的世子忽,当然会特别靠后。
世子忽作为最大的功臣,却排在最后领取奖赏,可想而知他的内心是多么愤怒了。
不过好在,世子忽比较理智,并没有直接跟鲁国代表撕破脸,算是给齐僖公留足了面子。可是,这位郑国世子确是一位记仇之人。鲁人得罪了他,他势必要在日后进行报复的。
或许,这是齐僖公的计谋,目的就是为了让郑、鲁两国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