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关于寿命(1 / 1)
喜欢宏大叙事的作者们总喜欢把个体的寿命描写的极为夸张,什么百年修为,什么千年巨龙,什么万年不死的精灵,现在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去考虑一下生物的寿命。
以我们人类为例,石器时代人类的平均寿命为15岁,农耕时期这个数字被提升到了25,到17年是35岁,18年是37岁,进入二十一世纪,也就是19年后,科学的突飞猛进带动医学卫生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一下子提高到了62岁,到今年,全球的平均寿命为693岁。
个体的寿命,可以从两方面考虑——内因和外因,即遗传与环境。个体的基因决定了寿命的潜力,纵使不断进步的医学可以医治疾病延长寿命,但这是有极限的,端粒学说认为基因在不断的复制中会达到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个临界点基因发生变异、损坏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让机体崩坏。生命说到底是一个负熵的过程,当机体制造负熵的速度比不上外界熵增的速度时,便会出现问题,最终湮灭在熵中,即死去,化为环境的一部分。通俗点来讲,食物、灾害、病菌这些外在因素都是寿命的敌人。
所以寿命,就是基因和环境的竞争,这种竞争的结果,是寿命越来越长吗?
不见得,基因的目的并非延长寿命,而是复制自我,占据空间。演化,只会让基因朝着更高效地利用生存机器复制自己罢了,基因并不关心这些生存机器的寿命。基因除了复制,还会变异,因为环境是在不断改变,若没有变异,一旦出现不利于生命的环境型,那么所有生命都会灭绝,如果有变异,那么在环境变化中会有部分个体活下去,这些接受了自然选择的群体便完成了一次进化。
不过生命的本质还是复制,是繁衍,基因赋予了它所操纵的生存机器唯一的使命——繁殖,无论是无性生殖还是有性生殖,只要机体完成了繁殖,它们的使命便就完成了,继续活下去只会无意义地消耗资源,耽误同种其他个体的繁殖,这种浪费是基因不能接受的。
这个现象在一些昆虫上尤为显著,例如飞蛾破茧后只为交配,不吃不喝很快死去;蜉蝣更是有朝生暮死的典故。基因就像不同的参赛选手,在与环境的竞争中、在与其他基因的竞争中不断地优化策略,改良自己的生存机器。在自然由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不断地变的混乱时,生命却走向了截然相反的道路——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有序,以至于出现了异化:部分动物演化出了利他行为、人类欺骗基因绕过生育享受性快感的奖励、社会为供养老人做出了无数的付出。
从出生那一刻起,生命就带着基因赋予的使命,活到可以交配的年龄,交配,产下后代,然后死去。变异在世代交替中产生,创造庞大的基因库以应对未知的自然环境变化,在能产生后代的前提下,寿命越短,迭代速度越快,进化也就越快。
那么照这么说,病毒才是生命的终极目的?当然不是,基因的最终目的还是与环境的竞争,要想尽快繁殖,就意味着基因必须简单,不能很复杂,但如果不够复杂,那么应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抵抗力便不足,便无法延续下去。对于每一种能活到今天的物种,它们都是暂时的赢家。
所以,回到寿命上,在变异率和总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世代周期越短,变异积累的速度也就越快,在自然选择下,相对来说进化就越快。一般来说,一个物种的平均寿命不会远大于其性成熟年龄。如果要超越自然的束缚,必须解决额外的食物供应,也必须攻克疾病的难题。前者我们可以在动物种群中了解到,失去生育能力的年老个体只要对群体还有价值,便能得到其他个体的帮助活下去。后者则只有人做到了,那么请问,进化到人类这个智力水平,需要经过多少次的迭代?寿命过长的物种如何保证在人类之前进化达到人类智慧的水平?就好比那些长寿达上百年的龟,也许经过漫长的时间也能演化出人类水平的智慧,但它早就被人类超过了,并且永久失去了这个机会。
在进化这场比赛中,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胜者只有一个,这叫做“抢先占领”。所以,即使最后可能有多个赢家,但它们必定不是最长寿的那些,在取得胜者的资格后,它们才有机会去攻克疾病,延长寿命。
在我,人类、精灵、兽人、矮人、巨龙虽然寿命有长有短,但都保持在同一个数量级上,这也符合“趋同进化”。既然以科学为基础建立起来了世界观,那么就把科学贯彻到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