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集体涨薪(2 / 3)
朱棣苦笑,“二哥只比我大四岁,瞧着身体也还行,就算病入膏肓,也会在临走之前,把我带上!”
道衍笑:“真到那个时候,王爷尽管跑便是,熬过去便是拨云见日啊!”
朱棣叹息,“我已经年近四十了,还要继续熬下去……!”
道衍笑着说:“汉高祖刘邦,四十八岁才起兵反秦,王爷的年纪还不算大!”
朱棣闻言气闷,心里道:“这老和尚是真能说啊,怎么都有理!”
出了正月,朱棣等人出金陵,前往江西、湖广两省,推行官绅一体纳粮。
朱樉这边,又推行了一道新政,那便是为官员们涨薪。
此刻的大明官俸,以洪武二十五年修订为准,正一品月俸八十七石,从一品七十二石,正二品六十一石……正七品的知县,月俸75石,从七品7石。
按此刻大明一石大米五百文的价格算,一品大员一个月,也不过四十多两银子,全年下来也就五百多两。
至于正七品的知县,月俸折银还不足四两银子,可为相当的低廉。
对此,朱樉下诏,直接实行双俸制,如原本从五品的京官员外郎等,月俸不过区区14石禄米,按照新规就可以领到二十八石。
不仅如此,朱樉给各级官吏发放补贴,如正七品的知县,每月还可领3块银元的补贴。
这么算下来,洪武年间的七品官员,月入不过四两银子。可到了建元朝,月入超过十两,可谓收入暴涨。
百官对此,自然欣喜若狂,毕竟没人嫌银子烫手。
对于官绅一体纳粮,也不如从前那么抵触了。
可这般操作,却难为了户部尚书傅友文,他抱着总账来到皇宫,向朱樉哭诉,“皇上,仅今年一月,朝廷需要支付的百官俸禄折银,就高达一百三十余万两,实在太多了!”
朱樉纳闷,“户部没钱了吗?”
“呃,有!”
其实此刻大明的财政状况,相当良好。仅烟草利税一项,为朝廷带来的收入就高达九百余万两。而全年预计的粮税折银,约为两千三百万两。更有各处官方矿产、作坊、盐茶税、海贸等收入,约为七八百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