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造反疑云(1 / 7)
洪武二十七年,朱樉率军击败了瓦剌最强大的土尔扈特部后,整个草原沉寂了将近十年。
同样在瓦剌内乱中元气大伤的绰罗斯部,与鞑靼蒙古达成妥协,共同拥立拥立脱古思帖木儿(天元帝)之子额勒伯克为大汗,号“尼古埒苏克齐汗”。
大汗之位从阿里不哥后裔手中被夺回,再次回归忽必烈家族。
而在这个过程中,瓦剌绰罗斯部首领浩海达裕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只可惜,额勒伯克虽是正统的蒙元后裔,却是个十足的昏君,德行极差,在位期间毫无作为,反而残忍好色。
因为听浩海达裕说他的弟媳美貌,这位大汗竟然荒唐的杀死了胞弟,霸占了弟媳,还把谏言有功的浩海达裕封为丞相。
而那位被霸占的弟媳,一直想着为夫君报仇,便在可汗耳边说丞相的坏话。
这位大汗也是真听劝,竟下令处死浩海达裕。
可当他得知浩海达裕是被冤枉的后,为了弥补过失,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浩海达裕的儿子巴图拉,还将其封为丞相。
而巴图拉,就是草原上的一代枭雄马哈木。
马哈木的儿子,叫脱欢,脱欢之子便是大名鼎鼎的太师也先。
土木堡之变中,一战击溃大明五十军队,生擒明英宗朱祁镇的那个人。
不过,这时空的草原,已经不同于原本的历史了。
一来,率众攻打蒙古汗廷,袭杀大汗的“瓦剌王”乌格齐哈什哈早就被朱樉杀了。
其次是朱樉这些年,从未把北元当做主要敌人,明廷也没对北元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结果便是,昏庸、残暴又好色额勒伯克,在草原上的统治极其稳固。
上行下效,一众贵族也过着奢侈无度的生活。
只是最底层的牧民有些凄惨,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
于是,越来越多的草原牧民逃往受降城,这些人到了后,立刻就能分到棉衣、粮食。愿意去屯田的,可以得到土地与耕牛。
可草原上的牧民,哪里会种田,更多是希望进入军队,成为“三千营”的主要兵力来源。
短短十余年,有超过十万的草原牧民通过受降城,成为大明治下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