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新的灵感(1 / 4)
林为民和石铁生说起的关于友情的,灵感来自于他在后世看过的一部电影《追风筝的人》
这部电影上映于27年,电影改编自23年出版的同名《追风筝的人》,出版于23年,一经推出便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并且持续在榜13周之久。
在后世更被翻译成61种语言,在152个国家与地区出版,全球销量达3万册。
主角阿米尔生于阿富|汗的一个富裕家庭,和家里的仆人阿里的儿子哈桑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挚友,两个人经常一起玩耍、游戏。
阿米尔是出色的“风筝斗士”,善于用自己的风筝切断别人的风筝的线,哈桑也是杰出的“风筝追逐者”,因为阿富|汗的传统是线被切断而落下的风筝归追到它的人所有。
成年过程中哈桑为了保护阿米尔与同族人发生了冲突,但怯懦的阿米尔却没有挺身而出。
阿米尔因为无法面对哈桑而希望爸爸把阿里、哈桑解雇,被父亲拒绝,于是阿米尔在生日的晚上陷害哈桑,说他偷了自己的生日礼物。
哈桑洞悉一切,而承认了偷窃。
之后战争爆发,阿米尔一家迁到了米国居住,家里则交给了拉辛汗打理。阿米尔毕业之后成了作家,并且娶了名门千金为妻。
可他的童年挚友哈桑和妻子却在战争中殒命,只留下一个儿子索拉博。
年老罹患绝症的拉辛汗打电话给阿米尔,希望他能够照顾朋友的儿子索拉博,但是阿米尔不愿意,拉辛汗这才道出实情,哈桑其实是阿米尔爸爸的私生子。
出于内心的愧疚,阿米尔冲破了重重阻难终于找到了索拉博,但从小受到严重伤害的索拉博并不接纳他。
阿米尔费劲辛苦将索拉博带到米国后,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熟悉之后,索拉博终于在一次追风筝的游戏之后对阿米尔露出了微笑,一笑泯恩仇。
石铁生问林为民这部的友情纯不纯洁,当然很纯洁,但这部更大的内核是在讲阿米尔的良心救赎,更兼掺杂着种族冲突、阿富|汗战争这些老米极其感兴趣的要素,成为《纽约时报》畅销榜上的常客也就不是什么意外的事了。
林为民打算魔改这部看中的事它精彩的情节设置和戏剧张力。
原著作者卡勒德·胡赛尼是阿富|汗裔米国人,的背景设置在阿富|汗战争时期,林为民则打算把背景设置到抗日战争时期。
里追风筝是个很重要的点,林为民打算把这个点设置成蒙族人的套马。
魔改后,剧情设置大概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