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思潮(2 / 2)
不过这些老师水平也是良莠不齐,很多人看着那群举人呆头呆脑,对数学一窍不通,觉得就算自己水平差点,教那些举人老爷也是绰绰有余,反正只要讲得叫人听不明白,就能让人觉得厉害,让人甘心拜师,并双手奉上丰厚的礼金。
这种类似大忽悠的存在实际上也有好处,至少促进了民间对于研究和学习数学的热情。
至于那些被忽悠住的举人,也只能怪自己对算学一窍不通了。若是懂得稍微多一点,也不至于被人蒙住。
补习数学已经叫人苦不堪言,现在竟然还要了解农学内容!?
许多举人看到皇榜通知之时差点要昏过去!
知道《大周农学要术》有多厚么?东北、华北、华中、江南、华南、蜀中、西北……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一本,加起来有八本之多。就算从现在起,挑灯夜战,从头到尾看一遍时间都不够。
有举人又想要聚众抗议,但是想到去年那些参与抗议举子的下场,他们又犹豫了。
少数真正想要干一番事业的有志读书人,却因皇帝在科举改制上种种大胆的举措而被打开了思路。
民间一些文人大儒因为拥护皇帝“经实并重”的思想,已经出现了类似在明代后期才为阳明公所提出的“知行合一”的思潮。
虽然这类文人所述“知行合一”与历史上真正出现的“心学理论”相去甚远,但其积极入世,用提倡用实践将“学问”转化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真正作为,用实践去验证“学问”这样的思想,则与明阳公所创心学思想一脉相承。
知,乃明理;行,乃实践。
自朱熹老爷子提出“知易行难”,也就是明白道理容易,付诸行动却困难,很多文人便以此为由,皓首穷经,整日除了做学问、悟道,四体不勤,不知五谷,整日高谈阔论,实际却全是消磨时间的空谈之人。
毕竟朱熹圣人都说了,“知易行难”嘛。
但现在皇帝带头对这套理论说“不!”。知行乃是一体,既要明晓道理学问,也要将其付诸行动,有所作为。
而想要做点实在的,就需要是个数学、农学、天文、地理什么都了解的博学之士。
这是个好现象,当读书人门不再拘泥于四书五经的时候,就已经可以说是某种程度上的“思想解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