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不同的人不同的立场(1 / 3)
黎县令起身在客厅里来回踱步,拿着信纸的手不住颤抖,仿佛站在了深不见底的悬崖边上,稍有不慎就会跌落万丈深渊,最后尸骨不存。
首先,信的真实性可以肯定了,否则怎会通过刑部的渠道送一封私信,那个写这封信的族亲决定着黎世勋的命运。
多年来,淮宁国黎家可谓百年望族,姓黎的人少说也有好几万,单是有资格站在朝堂之上议事的就有十多个。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进而好多人得道,那是什么概念。若是你认为只要是个姓黎的人,躺着就能平步青云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人到了一定的高度,想问题看事情的立足点自然异于常人,况且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黎氏一族内部关系错综复杂,豪门深似海大抵就是如此了。
后来逐渐形成了一种默契,尽管你是黎家族人,只有千锤百炼修成人中翘楚,方才得上层关注,登堂入室。黎世勋虽为一县之尊,在整个黎家来说,却只能算个风尘小吏。
可如今,黎家天花板级的人物却给自己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像一剂毒药,撕扯得黎世勋心神不定。
黎世勋心里明白,当个纯粹的官员至少可以退一步独善其身,要是搅进皇室这潭浑水,只怕连渣渣都不剩。如今事情再明显不过,写信之人先夸赞一番,给自己吃一颗信任方面的定心丸,接着说事,多次表明这件天大的事是谣言,这反而让黎县令觉得涉及皇上的这件事情八成是真的,别忘了一句话叫做“无风不起浪”。
如何处置呢?黎世勋尽量控制激荡的情绪,努力作些假设。
先当它是谣言,要止住谣言,断了祸根,只有一个办法,让那个女子和遗腹子去死,还要死得有理有据,死得理所当然,死得顺理成章。
如若信中所言之事属实,如何才能妥善处置,那可是皇子啊,难道要背上弑杀皇子的罪名,,,
不敢再往下想,这就是黎世勋突然觉得被人架在火上烤的重要原因,左右都不得好,或者说左右都是个死,这是出了一道艰难的选择题,题目本身没有对错,或许说没有正确答案,只能看牵动着人心的局势将流向何处。
黎县令在房间里走得累了,将信放在桌上,独自推开门站到屋檐下,雨水顺着屋檐的瓦沟倾泻而下,形成的雨雾被夜风吹在他脸上,凉凉的感觉,比之在屋里舒爽了些。
反复想着信上那一字一句的话,揣度着写信人当时的心情和想法,抉择是艰难的,但不容许黎世勋投弃权票,渐渐的,一些想法慢慢酝酿形成,黎世勋伸手捧起一把雨水直接浇在脸上,少倾后笃定的转身进了屋子,从桌上拿起那封信伸到油灯上,突然想起信中结尾那句话:“兄不必回函,可将此信焚之,切记!”,又缩了回来,再次伸到油灯上,却只烧了落款部分后,再次缩了回来,,,,
,,,,,,
陈府内一派死气沉沉,死了人自然是这种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