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南向(2 / 2)
一年一度的国务会议是要召开的,每岁制定计划,有的放矢,实属必要。洪毅虽不参加,但仍需留下纲目条陈,使国家运作符合自己的思路。新华字典便是其中之一,拼音标注,繁简对照,对统合文化极有帮助。
另外宇文隆的杂交水稻项目刚一开始,便刊登在了光明月报上。其篇幅宏大,更多的是论述杂交优势,引到了异族通婚,当然,政府为鼓励此举,也颁布了一系列奖励政策,势必要把民族隔阂,尽快消除。
升国旗仪式,自七三零年元旦,也就是泰华国庆日伊始,便即实施了。所有道郡县府,都将以最高规格,对待此事。国旗国歌,编入小学教程,爱国主义升至理论高度,丰富完善。另外诸如剪发、洗浴等卫生防疫措施,强制执行,潜移默化之下,去除对大一统不利的细枝末节。
这几项统合之举,是七三零年政府工作的重点,泰华是华人的国家,华人是一个种群,便不可再有汉人胡人之分。无论文化语言、生活习惯、信仰传统,皆要兼顾且融合,就像三皇五帝大行龙之图腾,要让所有人,都把此国度视为祖国。
当然,洪毅的初衷,仍是温和处之,毕竟目前的态势,可谓大好,人人安居乐业,生活欣欣向荣,民心聚拢,域内归一,也是顺势而为。就说现在,洪毅吹着惬意的海风,与新投思明瞻见了一见。
与海林察、阿格迪、孟埔这些人不同,思明瞻更显儒雅,也可称之为怯懦。嘲讽的是,那些曾经的强人,都已是一名普通的泰华公民。而思明瞻得获保留王号,世袭三代,与北美极地那些联姻加盟的土著豪强一个待遇,真算得上是好命。
泰华各地,洪毅都曾绞尽脑汁,安排一些支柱型产业,以维持经济发展,确保民生。津梁之地陆地太小,除了海陆贸易中转,渔业捕捞,似乎缺乏了其他有利条件。
不过津梁人与海为伴,是天生的水手,无论海军商队,皆需要此类优秀的人才。津梁城中,突然发起了一波“人挪活、树挪死,勇于探索,征服四海”的舆潮,让这些一生困于小岛的生民,也燃起了闯荡一番、改变命运的热情。
思明瞻面对这泰华之主,却是压力山大,倒不是因为年龄,而是近些时日,满耳皆是其莫测的手段,传奇的事迹。想到自己年富力强,祖宗经营此地不知多少年月,如此深厚根基,面对权臣,尚且拿捏不住。这泰华上下,都是如此青涩年少,却又踏平南北,所向披靡。
如今他已确信,曾经令自己谈虎色变的倭国,确实在这青年手里栽了大跟头。不仅南方九州割让,便是北方也是弃了许多地方。据说几十万倭人被他一举迁走,手笔不凡,
而以那倭国凶悍之性,莫言报复,就算埋怨都不曾有,说明双方实力,云泥有别。洪毅却仅是出于安抚之意,不痛不痒的让思明瞻好生度日,协助郡所稳定民心,虽说没了实权,但仍是为国为民,发光发热。
思明瞻有苦有甜,五味杂陈。据传眼前之人,明日便又要启程,却不是回转,而是一路向南。天孙国亡不过月余,这更南之地显然业已遭殃。如此野火燎原,摧枯拉朽,莫非,真是天神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