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可以随时丢弃的东西,以和为贵(2 / 3)
青州黄巾往北撤走,撤入了济北,曹操继续追击!
济北的地形与东平又不同,北面是黄河,东北为大山。
这里的地形,自然更利于曹操设伏用奇,甚至截断其退路了。
如此,此时,当初鲍信所说的:“后选精锐,据其要害,击之可破也”的条件也就成熟了,青州黄巾,也就被逼到绝地,进退不得了。
曹操一面骚扰敌人,一面阻截敌后路,但同时,此时的曹操仍然没有一举歼灭青州黄巾的实力,因此,继续是边打边谈。
时间,对曹操有利!此时,已入冬,天寒地冻,青州黄巾的生存更加困难了,战场的主动权,也就是谈判的主动权!
这一情况下,曹操抛出自己的条件,全力争取其投降。
青州黄巾,本都是庄稼汉,不是什么恶人。
他们四处奔走,无非是要活下去!不管他信的什么神,曹操要收降他们,首先要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
从后面曹操在东阿等地靠屯田取粮,及后来与吕布争夺兖州,“兵皆出取麦,在者不能千人”看,曹操答应给青州黄巾在一些地区屯田,生活下来。
同时,曹操也答应了青州军的独立性,此后,青州军没有被打散,曹操也没有任命其他将领统领该部,可见黄巾在编制上始终保持了独立性。
曹操治军严法,但对青州兵“数宽之”,甚至在青州兵“溃散”、“掳掠”之时不依法治之,可见黄巾似乎在曹公军法之外还保持了独立性!
最后,曹操在太平道的教义上,满足了青州黄巾的诉求,后来,曹操击败袁绍后,曾说:汉桓帝的时,“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言后五十岁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
曹操去世前一年,陈群等人劝曹操做皇帝时,奏到:“汉行气尽,黄家应兴,殿下应期···”
也就是说,经过“包装”、“改良”,“汉行气尽,黄家应兴”中的“黄家”,被曹操解释成了自己!
可以说,这也意味着,某种程度上,曹操本人,获得了在“黄家”的宗教地位。
可以说,曹操给出的条件,在经济上、组织上、教义上,都满足了青州黄巾的诉求。
走投无路,天色渐寒,生存困难的青州黄巾,自然也就答应了曹操的条件,归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