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最大的现实(1 / 2)
第350章最大的现实
1996年秋,西南某省一个地级市,一名下岗纺织厂女工跳河自杀,消息在市民中传开。
两天后,纺织厂工人要求查清原纺织厂领导的腐败行为,而曾经辉煌一时的纺织厂刚刚完成破产清算。
有消息传出,被工人们点名要求调查的原纺织厂最高领导已经离开本市,不知去向。
这个棘手的问题,需要新上任的市高官去处理。
星期三上午,韩邦杰作家带着5万字文稿来到杨舒力办公室,让他过目。
以纺织厂女工自杀为开端,是一种老道的写法,可以看出韩作家的功底,不愧是特稿老作者。
以纺织厂的巨大问题牵出小说主人公,新任市高官,能够迅速吸引读者关注,有利于作者展开自己的世界。
除了这些,杨舒力重点关注的是文笔,文笔隐藏着作者的更多密码。
文笔准确,风格简练,没有过多的无用文字,估计也是特稿写作锤炼出来的,因为特稿稿酬很高,你想水些字数捞取更多稿费,编辑不允许,你只能逼迫自己写出更简练的文字。
能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因为很多人在社会上挣扎求存的过程中,已经迷失了自己,他们眼睛蒙尘,不再目击真相,或者思想扭曲,写出来的多是成见,或者被残酷现实磨掉棱角,只剩下无病呻吟的呓语。
而一个作家对现实准确而深刻的感知,正是在文笔中慢慢渗透出来的。
从这个角度出发,杨舒力看出韩作家还保持着对现实的感知力,以及思维的批评力。
韩作家坐大巴车来锦城,来得稍晚,杨舒力看了约一万字就到吃午饭时间,给韩作家要了一盒饭,两人边聊边吃。
由于只看了一万字,还不能作出更全面的判断,只是觉得这样写下去是可以的。
“杨总,以前我是担心写出来没法出版,因为我写的东西可能基调不对,刺太多,现在这个办法好,外面套一个正面的壳,里面有自己想写的内容,这个问题一解决,剩下的就好办了。”韩作家说道。
杨舒力点点头,他知道韩作家写作经验丰富,不需要太多点拨,就说点自己的感想:“为什么gg小说长盛不衰,因为它实际上是社会现实小说,因为最大的现实就是它。假设巴尔扎克来到我国,他也得写gg小说,只有这个能更大地触及现实,除此之外,那些什么青春小说其实与现实不沾边。”
“杨总提到巴尔扎克,我觉得很对味口,就是要用巴尔扎克那种精神来写gg小说,但是那种批判现实的态度又有点不合时宜,要收敛一下,首先得活下去,才能有所作为,是不是?”韩作家说道。
“收敛是在技巧上,该放开的还得放开,现实要广阔,揭示要深刻,事件要丰富,人物要有复杂性,不能脸谱化,高中低层次的人都要有,我相信这些韩作家是可以做到的。”杨舒力说道。
“受教了,我会记住的。”韩作家说道。
杨舒力问韩作家,如果是从1996年写起,是不是有写续集或三部曲的打算?因为要描写广阔现实和丰富人物的话,小说中的时间长度会比较短,这样只能通过出续集达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