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寒假投稿(1 / 3)
寒假漫漫,正好给了张才平重读四大名著的时间和机会。家里没事时,他便伏案捧卷,专心阅读,当真是乐此不疲。
张才平读书之余,便创作诗歌和散文。他三四天写一首诗歌,五六天便写出一篇散文。
张才平想,光写不行,写完还得往外投。这样才能出名,获得荣誉,同时也能挣点稿费。在当时,能在报纸上发表作品,是一件很荣光的事情,很了不起啊!稿费虽然是五元或十元,不是怎样多,但其意涵远远大于钱本身的价值。
1985年2月5日这天,张才平带上近日写的两首小诗和一篇散文,骑车前往海青报社去了。此时,已离春节还有半个月了。
到报社的时候,已是上午十点多了。在报社门口,张才平放好自行车,上了锁。然后,用厚厚的棉手套,拍打了几下帽子上的霜雪,又跺了跺脚,便拎着那只旧的帆布拎兜,走进了报社的大门。
敲过了门,张才平进了编辑部。张才平一看,吕骏编辑不在,办公桌后面的椅子上,坐着一个女人。她大约三十岁的样子,不胖不瘦,一张瓜子脸,大眼睛,脑后梳着一条较粗的辫子。上身棉袄的外面,罩着一件紫色的外罩。她正在看着桌子上的稿件什么的。
见张才平进来,那女人抬头问张才平道:“请问,你有什么事?”
“我找吕骏编辑,我是来头稿的。”
“你是来投稿的呀,吕编辑上地区开会去了,不在。我是实习编辑李娜,有稿子交给我就行。”那女人说。
“啊,您是李老师。我带来两首诗歌和一篇散文。”张才平边说边从拎兜里往外拿稿件。
张才平把抄好的诗和散文交给了李娜。
李娜接过稿件,认真地看了起来。
“诗写得不错,很有意境;散文也不错,形散而神不散,是不错的文章。您现在是”
“啊,我是云兴乡的初中语文老师张才平。”
“我说的呢,文化底蕴不浅呢。”
“李老师,您过奖了。”
“真的不错,你还这么年轻。以后会发展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