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乌江县城(2 / 7)
赵越轻轻点头,又轻轻摇头。
“该说的话我自然是会与盛弟说的,不过他这个人大局上还是稳得住的。”
对于赵盛,赵越对他的性情也是有一些了解的。
别看他五大三粗的,有些时候跟一个滚刀肉似的。
但其实这小子粗中有细,机灵着呢!
“不过夜间行军,倒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赵越身后,赵忠说道。
“是啊!夜间行军不易,急行军便更加不易了。”
《孙子兵法》强调:“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
也就是说,每天一百里的强行军,只有体力好的士卒可以跟上,体力差的只能落在后面,高强度的急行军只会导致大量的士卒掉队。
在浩繁的史籍资料中,“倍道”一词频频出现,倍道,也就是用加倍的速度行进、兼程赶路的意思。
历史上,诸如嘉靖时期仇鸾部众一昼夜的行军速度达到一百五十里的倍道行军并不鲜见,但能在急行军之后,像仇鸾军一样保持战斗力的却不多。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了曹操在当阳时急行军追击刘备的情况:“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此次追击战中,曹操轻骑兵一天一夜急行军3里,就被诸葛亮说强弩之末,必然不能击穿鲁缟。
事实上,曹操军能达到这样的行军速度背后,极有可能是一支舍弃了辎重、一人多马的顶配轻骑兵。
但即便如此,奔袭后的军队也很难支持后续作战。
虽是轻骑兵,武备方面还是要配备基本的甲胄、弓箭、武器等等,加上骑士本身,对于马匹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而在骑兵作战运用中,马匹的耐力十分有限,依仗的是马匹奔跑时的冲击性。
在后世的马匹耐力赛中,无负重的最优秀赛马可以在接近一天的奔跑中保持每小时接近二十公里的速度,一天下来,在大量马匹掉队的情况下,部分马匹也能跑到一百多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