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切断后方(1 / 2)
司钺的“打援”之战比人们想象的要难,但要是说起来,好像很简单,这“难”与“简单”之间,诉说着司钺“不足为外人道”的苦楚,也彰显着他“烈火焚烧若等闲”的坚毅。
司钺一行出了云南,首先的行动是和贵州滕普阳的兵马会和,他们不做片刻停歇,立刻向东北进军。他们的第一个目标战场是潭州。
之所以选择距离贵州更远一些的潭州而非辰州,不只是因为潭州是军事要冲,经济富庶,军备充足,更是因为为了响应谢迎天的调兵命令,被谢迎天亲手培养长大的潭州守备陈宏昌将军亲自领了七万兵马加十艘战舰、百十来只战船离开潭州,往京城方向去了。
得知这个消息,司钺紧急命令云南和贵州的兵马,趁潭州守备空虚,直取潭州。
攻破潭州城,对于准备充分的云贵军来说并非难事,从开始到结束,这场仗打了只有两天半,最后的半天是为了追捕流窜在城中受了重伤了几个小将。当整个城池成为了囊中之物,司钺竟然下令,立刻撤离!
撤?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城池,就这么撤了?那么之前费尽心力地攻城又是为了什么呢?
在人们的不解中,大军以最快速度有序撤出了潭州。
之后发生的事情,令人们瞠目,也终于明白了司钺的良苦用心和远见卓识。
离开潭州的当天晚上,辰州、岳阳和郴州的兵马几乎同时到达,目的自然是救援潭州。可当他们趁夜赶到的时候,竟发现潭州成了“空城”,其中没有发现敌人的一兵一卒。而听到老巢被端的消息的陈宏昌,一惊之下,也赶快带着兵马折回救援。
司钺等待的就是这个时机。
他命令司谨言带兵直取辰州叛军撤退的必经之路,趁夜于山岭之中伏击。司谨言按照司钺提前的安排,利用山谷的风,于上风向适时点燃火种,将辰州的两万兵马几乎全部烧死在山中。
之所以说是“几乎”,主要是因为山中夏日多雨。雨水及时浇灭了大火,这才让大约两千人得以逃生,不过辰州守备在大火中被烧死,至于这些残兵败将,并不能掀起什么大风浪了。
这些葬身火海的人们,很多是当初在支援灭狄之战的时候做过支援的,虽没有来得及跟北狄人交手,好歹也千里奔赴了一场。当初平安躲过了战争,没有死在别国的铁蹄之下,此时却死在了本国的埋伏之中,说起来可悲又可笑。
其他方向的兵马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解决郴州的历程相比之下有点麻烦,非是郴州守备杨令武如何如何英武善战,乃是滕普阳将军不止解决了郴州的军事武装,还顺便解决了周边贺州、广州等地的军事武装,令司钺的援军再无后顾之忧。
滕普阳的行军过程在不久之后载入了史册,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不朽战役。
按照司钺的命令,滕普阳在审视了地形之后,果断而明智地避开了骑田岭和萌渚岭险地,在杨令武觉察之前,率先攻占白霞镇,进而围攻贺州。贺州准备不足,一战而败,只是尚未攻克,只得向杨令武求援。行军半路的杨令武收到滕普阳故意放出的消息,急忙折返,乘船救援。滕普阳立即撤退二十里,在南乡设下伏兵。杨令武自以为兵强马壮、船只庞大,派出一万人追击滕普阳,被滕普阳全部歼灭于南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