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论粮食和火炮的重要性(1 / 4)
回到文华殿,朱由检看到了自己心心念想的三位科学家,也可以说是三位老头子。
须发皆白的老者应该就是徐光启,最年轻的应该是他的弟子孙元化,剩下的看起来稍微年轻一些的自然就是毕懋康了。
但是在三人行礼之后,朱由检发现自己猜错了。
看起来年纪最大的那个是毕懋康,今年已经五十七岁了。
而徐光启则是稍微年轻的那一个,除了脸上有些许皱纹以外,根本看不出来是一个六十六岁的老人家。
孙元化四十七,看起来和徐光启差不多。
朱由检觉得徐老爷子是不是还懂一点养生之术,不然这个年纪是怎么保持这般精神的。
一番了解过后,朱由检先问起了最关心的粮食问题:“徐爱卿,不知去年您提到的荷兰薯和朱薯,带了多少良种入京?”
未来将会天灾频发,北方粮食减产严重,让百姓吃饱饭才是现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
徐光启在脑力回忆了一下,道:“臣将所有能带的都带上了,一共有二十大车。
荷兰薯约两百石,朱薯是裁苗种的,预计可以种二百亩,还有一百石玉蜀黍,其余还有三十多样种子合计三十石。”
一石约一百二十斤,朱由检估算了一下,徐光启大概带了几万斤种子过来,除了土豆和红薯以外,还带了玉米,这可真的是太好了。
朱由检兴奋道:“徐爱卿,朕打算在北方数省推广种植这几样良种,这产量果真是如您之前所说的,一亩有二十石?”
徐光启迟疑了一下,问道:“北地习惯多种麦,黍,粟,菽等,百姓对于荷兰薯这些东西可不稀罕,特别是朱薯,吃多了肚子容易闹腾。
陛下想要推广种植怕是不易,臣在自家的田地里种植试验时,可没少遭到旁人的笑话。
至于二十石是去年的最高产量,这是十几个上好的农夫精心侍候的结果,一般的田地产出在十石左右。
臣经过育选,今年的荷兰薯最高的可以达到二十五石,朱薯更是达到了三十石左右。”
朱由检心里更激动了,这估计得有三四千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