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鹿之精血(1 / 3)
历史上的突厥灭亡之后,其草原各部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得不投靠大唐。
然却又先后反叛,对大唐边疆的安定,造成了极其不稳定的因素。
敬玄想着来都来了,干脆就顺便把这些隐患给解决得了,免得这些二五仔后面闹事又劳民伤财。
不过唐俭对此却有不一样的看法,老头子十分自信的说道:
“我大唐此番只要平灭突厥,必定威服四海,几个零散的部落还威胁不到大唐,此时正是彰显我大唐煌煌天威的时候,若能令万邦主动来朝,这对大唐,对陛下都是一件莫大的盛事,县伯实在过于杞人忧天了。”
让万邦来朝?这的确是一位帝王毕生所追求的功业。
纵观中华文明几千年历史,但凡是能做到这一步的,都会被史书大书特书,为后人所敬仰。
可这屁用都没有,人家带着区区一点礼物假模假式的来表示臣服,就该回之以重礼感谢他们这么给面子?是不是还要嫁几个公主过去笼络笼络?
敬玄认为“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这句话应该改一改,改成“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夷狄出中国,则荡灭之。”这样才比较合适。
“所以唐公认为面对这些蛮夷,就应该以德服人,用仁义道德去感化他们?”
唐俭微微颔首:
“我大唐只要迈过这道坎,必定气吞山河,想使四方臣服并非什么难事,何须非要使用武力迫其就范?须知大国就应有大国的气度,应当…”
敬玄实在不耐听他这番迂腐之论,以至于唐俭洋洋洒洒的说了大半天,发现敬玄这位倾听者居然在打瞌睡,不由好笑道:
“县伯乃是帝国有数的少年英杰,心中有一腔热血实属正常,想当初老夫年轻时,也曾以为凭着一双拳头就能使他人屈服,可惜事与愿违,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纵观史书,欲成大事者…”
“那说明唐公的拳头还不够硬啊,在我们凉州,谁的拳头大谁就占理,西域那边更加如此…”
安修仁似乎非常赞同敬玄的观点,觉得这位少年的某些想法十分对自己胃口,是以忍不住帮腔道:
“对付那些两面三刀的杂碎就该行王霸之策,依老夫看来,那些死忠于颉利的,才值得留下,反倒是那些见事不对,主动投诚的才该杀!”
安修仁说完还朝地上吐了一口唾沫,仿佛非常不耻这种行为似的,把旁边的一老一少听得目瞪口呆。
过了过了,安修仁这想法很危险,这是要生生断绝李世民将来成为天可汗的机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