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亲自动手(2 / 5)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如果这次讨伐高句丽能够顺利,那么青雀也就能够因为谋功第一,便是顺理成章的成为太子。
若讨伐不利,稍稍压他几年也是可以的,毕竟,谁让他到现在都还没有诞生世子呢!
杜如晦,刘自与崔仁师几人明白,经过魏王的劝说,现在圣人对征伐高句丽的事情怕是更加坚定了几分。
甚至莫说是圣人,就算是自己,此刻听到了魏王的谋划,难道对讨伐高句丽这一件事情不是蠢蠢欲动嘛。酴
毕竟魏王从头到尾的安排实在是太全面了。
而李泰回到魏王府马上便叫来了孔雀,让她把手头的事情完成交接,前往洛阳进行筹集小麦与粟米,然后以粟米做掩护,把小麦运输到幽州进行存储。
与此同时,让卢承基再次出使高句丽,开始向高句丽出售低价小麦,收购高价特产,并收买高句丽本地的亲唐人士,让他们去吹鼓为了明年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
高句丽应该今年多多鼓励百姓进山采集人参鹿茸,以及各种的土特产,至于粮食,买大唐的粮食多便宜。
毕竟天津开放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大唐在立国后,也都没跟高句丽打过战争。
虽然李世民一心想着恢复大汉的版图,想着超越隋朝的功业,但就社会底层来说,幽州与高句丽之间因为天津港口以及高句丽通商口岸的开放,让民间的交流还是很友好的。
所以双方之间,自然而然会培养出一匹主张两国和平的人士。酴
对他们来说,两国之间关系紧密,自己的生意就能越做越大,但两国间如果打仗打了起来,那不用说远得,自己现在的地位都未尝能够保得住。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多得是有人吹鼓两国和平。
甚至李泰主动提出增加大唐粮食对高句丽的供应,同时增收高句丽的各种特产的产量与价格,这对从事这个市场交易的人,只是会不断的在这方面加大生产。
毕竟不论是买入低价粮食,还是卖出高价高句丽特产,对这些买办自身来说是有好处的。
至于这过程可能会让高句丽多少的农民度不过这个灾年,或者会让高句丽的经济很可能会陷入到被大唐所主导的地步,对这些买办来可不会去管,他们所在乎的只是利益而已。
虽然李泰未必看得起这些家伙,但是不得不说,这种自己都不需要出钱,这些人就会主动配合大唐战略进行协助的家伙,用起来还是很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