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不速之客”(2 / 3)
超市二楼一半用来当仓库,另一半隔成了房间,哪天太晚不想回家就可以睡在店里。
现在仓库堆的货不多,大概占了总体的四分之一。
货源主要来自琴山区大庄镇的几家批发商,缺什么货一个电话就能送来。
几年前大庄镇作为琴山区的窗口对外招商引资,吸引了不少韩日企业建厂,以电子类为主,带来大量工作岗位的同时也让各种日韩小商品随之而来。
因此大庄镇成为琴山区四个镇里面经济实力最强劲的,这种格局一直持续到后世也没有改变。
田镇本身没有多少工厂,大多数商铺的货源都来自大庄。
也有厂家自己送货的,大多是当地的食品厂,比如面包酸奶这种保质期短的。
玲安超市的柜台里放着十来张名片,上面是各个供应商大电话,缺货提前联系,两三天就能送到。
另外,李扬最看重啤酒销售,他准备拿出至少一半的仓库空间囤放啤酒。
想要拿下琴山啤酒的县级经销权,必须要多囤酒才有参与竞标的筹码,否则人家根本不会考虑。
当然其中必然要牵扯些人际关系,李扬家能联系上的就是韩东海和自己二伯,比起同村的李学友肯定要差一层。
据老爸李建民说,他上周见到李学友和厂长一起从饭店出来,关系非同寻常。
目前来看,县级经销商根据酒的品种不同,利润大概在5%到15%之间,零售端稍高。
田镇人最爱喝的那款酒实际上利润很低,一瓶也就赚几毛钱,完全靠量。
“三天后厂里开订货会,到时候我跟你妈一块去看看,尽量多跟老赵拉拉关系。”
李建民边抽烟边说道,老赵是厂子里招商办负责人,跟现任厂长一块从基层干起来的,在整个琴山酒厂地位可见一斑。
家里还有不到一万块钱,拿出五千块进酒。
06年还流行用白色塑料绳捆酒,一捆十瓶,采用343的方式排列。
由于缺乏技术,琴山酒厂采用人工方式捆酒,也就是包装车间的工人没日没夜地用手套绳子捆扎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