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章 主编来信(3 / 3)
如果勉强发表在《奥法评论》上,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多数读者未必看得懂他这篇论文,而且会错失引起更高层次的学者们关注和讨论的机会——真正高水平的学者,不会浪费宝贵的时间看什么《奥法评论》。
所以,丁尼生先生自作主张,决定把乔安这篇论文转投给《奥法学报》编辑部,目前已经通过编辑审核,进入审稿流程,请乔安静候审稿人的意见。
乔安看完丁尼生先生的回信,好半天处于懵逼状态。
《奥法学报》?
开啥玩笑,那是比《奥法评论》更高一个档次的核心期刊,随便一篇文章的学术积分都不低于40!
学校阅览室收藏的《奥法学报》,至少过往五年的旧刊,总共六十多本,乔安一期不落的都看过,水平的确很高。
根据他的观察,《奥法学报》的供稿人,主要是这么两类。
其一是各大名校的博士生,毕业论文通常会发表在《奥法学报》上,除了极少数学术新星或者业界大牛得意门生的文章,这类毕业论文的得分普遍不超过50。
其二是各大名校的青年教师,在教学之余做出的成果,主要也是发表在《奥法学报》上,平均水平比博士论文更高一些,毕竟资历和资源都不是前者能比的。
换言之,如果乔安有资格在《奥法学报》上发表一篇文章,那么下限就是他已经达到了博士毕业的水平,上限则意味着他能拿这篇论文作为敲门砖,去申请大学教职。
在米德嘉德大学这样的名校,只靠一篇《奥法学报》的一作文章,很难争取到讲师资格,助教倒是问题不大。
但是,如果乔安没有什么“名校情结”,回到自己的故乡亚尔夫海姆,凭这篇论文在自己的母校莱顿学院申请一个讲师席位,十拿九稳。
乔安又想到,自己的老同学爱德华和托马斯,这会儿还没有从莱顿学院毕业,如果自己真回去当教师,见面以后可是够滑稽的。
算了,先别想美事,关键是自己的文章真能顺利发表在《奥法学报》上吗?
这实在是一个令乔安越琢磨就越发心里没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