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淮州盐帮(1 / 4)
次日,高咏鑫依旧干净体面的出现在了中书院里。
问还是不问?陈宥有些纠结……要不要先跟婠?商量商量?陈宥有些犹豫……
问,无异于把自己和高咏鑫都推上明面,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各自警惕,愈发严守各自的秘密。
商量,婠?会更加肯定她对高咏鑫的判断,从而加倍防范他的一举一动;作为“等价交换”,高咏鑫也会刻意与婠?保持距离,那么陈宥想从他身上得到解答的两个疑问,会变得愈发困难。
一个是他为何会持有太子的御令,另一个是他到底是不是李玄忠的嫡系。
因为根据密信残页透露的信息,太子与丞相,应是不同的利益集团,高咏鑫周旋其中,其正主究竟是谁?或者说,他意欲何为?
在这个节骨眼上,加深高咏鑫的心里防备,亦或是拉开与他的距离,都不是明智之举!
想到这一层,陈宥的纠结和犹豫顿时有了答案:不问,不商量!
于是,他隐瞒自己昨夜的发现,像没事人一样继续与高咏鑫保持接触。他相信,时间总能让他找出破绽,从而获得他想知道的答案。
襄信十五年十二月上旬,中书院向信王呈递了一份洋洋洒洒,写满了十几张纸的结案告示。告示里除了包含刑部案件通报中的内容,还附上了三个死者的身份、关系、背景等信息;把命案的来龙去脉、缘由始末用文字编排得通俗易懂,交待得淋漓尽致。
信王阅后十分满意,遂唤来了太子刘澄:“澄儿,这份告示何人主笔?”
“回父王,主笔之人,中书院学士婠?。”
“略有耳闻。仅凭她一人,竟能调查得如此周详!?”
“据儿臣的线报,她有一个帮手,亦是中书院学士,叫做陈宥。”
信王意味深长的点点头,露出甚为满意的表情,嘀咕了一句:“可堪大用。”
太子刘澄听到了这句话,但不确定信王指的是谁,于是故作疑惑状:“父王刚才说什么?”
“这份告示,以你的名义发出去,年关已近,大事当前,需要稳固的民心,结案吧!”信王没有正面回答刘澄,而是把话题导回了正事上。
三日内,各州太守都拿到了这份结案告示。一时间,各州主城和重要驿站,都纷纷进行张贴和宣读,民间亦口口相传;襄国上下,家喻户晓。
这虽然是一桩李玄忠口中那种“不足为道”的命案,可结案告示中所表现出的严谨,恰恰反映出朝堂对民生民意的重视和关注;随之带来的安全感,更是博得襄国民众的一片赞许之声。
这番操作下来,原本对于王权更替十分不利的局面,竟出现了逆转之势:它不仅化解了京城近郊突发命案所引起的惶惶之心,还趁机展现了太子刘澄德才兼备的统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