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号:《愿此行,终抵群星》(4 / 4)
5、给孩子一定的限制是必要的,因为他们不能周密思考自己的行动后果,但限制一定要讲究方式,一定是疏导、指导、辅导,注意态度和方法。
6、分离焦虑的表现形式:哭闹、重复语句、呆滞、不正常进餐、不正常午睡、恋人恋物(抱着玩具布偶不愿意放开,跟着老师不愿意走。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分离焦虑表现(最难的是在早上和父母分开的时候。
········
这个视频太有趣了。
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那里哭着闹着不愿意和父母分开。
撕心裂肺的在那喊着“爸爸!妈妈!我不要离开你们!哇哇哇!”,哭的和泪人似的,吃饭都在那里留着鼻涕和泪吃,把米饭摔倒地上都没有感觉,睡午觉在宿舍里哭喊着“我想回家!我想回家!”……
同学们笑得很开心,我笑着笑着笑不出来了,因为我好像第一天去上小学还是学前班来着比他这个还激动。
当时我甚至是赖在墨雄和玛莉娅主卧的窗台上打死不下来,一边哭闹一边手舞足蹈(实际上是张牙舞爪,后面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上学的。
他们还真的不容易啊在那时候。
这个数据很有意思,幼儿园在入园的前两周是最难顶的时期,顶过前两周后第三周开始就没那么多过激反应了,可能是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或者做好准备了也可能是有好朋友了。
原理是什么?分离+陌生→焦虑。各个地方都支持就近入园的原因就在这里,孩子能够熟悉幼儿园环境和小朋友是最好的。
(总不可能让每个小朋友都像漆黑的虎克大人那样子放养吧?
让孩子就近入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大概率遇到自己的小伙伴和小朋友,要主动给孩子创造去找小伙伴和小朋友的机会。
可以让孩子在放学后先去找小伙伴玩,给他一个心理期待,然后就会对第二天的幼儿园充满期待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加入自豪感和期待感的心理建设
父母可以在上幼儿园的时候给孩子一点拥抱,一个再见,正式的再见,但是不可以突然偷溜,必须告诉孩子自己要离开了,告别要有仪式感,要正式和重视孩子的自身感受。
必须在入园前给孩子进行合理的生活自理方面的训练,包括换衣服、自己吃饭和自己喝水、认识自己的东西且不能搞混……
总结下来就是,家长要在入园前给孩子进行各方面的准备{生活方面的自理能力;心理方面的自豪感建立……入园后要告诉孩子们可以在幼儿园里玩什么;坚定离开并且不能负面语言刺激;不可偷偷溜走要正式放学;要准时接送孩子放学;放学后创造孩子与小朋友游戏的机会……
亲子阅读:促进亲子感情+促进认知发展+培养阅读习惯+共情能力发展+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
如何有效进行亲子阅读:创设专门的阅读小空间(窗台/阳台/小房间+丰富孩子兴趣+尊重孩子兴趣(-2岁有声有图布书→3-4岁情节简单语句重复→5到6岁想象力强要配合合理有效的及时提问,促进知识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