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寻找(二)(1 / 6)
大魏如今百姓的服饰,虽然与前朝整体的服饰有者异曲同工之处,但在色彩鲜艳的地方,大魏因为涤纶术的突破性的发展,使服饰从单调单一的色彩,到了如今有了质的改变。
李郇平日里在乡间没有见过如此艳丽的颜色,竟有些痴了。
同时也是想到了家中的母亲,不知这些衣服穿在娘亲的身上,该是如何景色。一手揣向衣袖中,摸到了那几个破碎的银角。
看来得赶快挣些银子才好。润儿的生辰也快到了。自己要不能在生辰那天堵住润儿的嘴,那以后自己就别想有安生日子。。
“姐姐,我不是来买成衣的,我今日前来只是想要打听一个人。”
“何人,”妇人在听到李郇的话后,看他不是来买衣衫的,不免有些失落起来。
不过自古士农工商,商之最贱,以至于他们这些小商贩子,通常在与客人发生矛盾的时候,总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即使有着很深的矛盾惊扰到了官府衙门,他们也是如此了事。只因为他们有钱,有银子,这种事要是摊上,不管谁对谁错,责任在谁,他们都只能交银子走人。
“李丽娘”
“谁?”妇人在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身子不由的一停顿。
看着妇人如此大的反应,他在一次的重复了一遍阿姐的名讳。
“奥,不知道。没有见过这个人。”
“姐姐可在好好的想想,平日里阿姐做好的绣布,都是交付给绣楼,出售的。”
“公子说笑了,我张记绣楼虽在山阳这一亩八分地里不是独一家,但好歹也是叫的上名号的,你可去周围打听打听,多少大户人家的名贵小姐,公子哥,都是穿过我家的成衣哩。可不要说奴家说些不好意思的话,县尊大人的府上千金也是我张记绣楼的常客呢。”妇人在经过不经意的一顿之后,似乎是找到了宣泄口,拉着李郇的手就滔滔不绝的诉说起了张记绣楼的光辉历史来。
李郇也有些不甚烦恼起来,明显这妇人在叉开话题,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不善言辞的他,在经过妇人耳边一顿的狂空乱炸之后,寻了一个由头,便草草的离开了绣楼。
同时在离开绣楼的时候,请求妇人若是再一次的遇到阿姐,可寻来香满楼找他,必有重谢。
而在李郇离开之后,妇人似乎才喘息了一口。
城外无数流离失所又无家可归的的灾民,每天靠着官府的那口清澈见底的米汤,垂死挣扎着,而这些灾民中大多数是因为家中无法糊口,从遥远的他处流落在这里的。
可因为受灾百姓的人数过多的缘故,再加上官府衙门为了彰显朝廷威仪偶尔也会善发慈悲胸怀,让一些正处于稚龄中的孩童,散与城中乞讨为生。
此时的光秃秃的大街上人影稀疏的只有窜动的酒鬼,浪迹在在其中。
李郇一脸严肃的只身转过几道街角,在一处破旧不堪且到处布满蜘蛛网的屋子前落定。泥巴或者尿液制成的屋檐与墙皮。经过了风雨的重刷,原本光滑的表面此时已经到处挂满了划痕。似是在诉说这岁月的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