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六经(2 / 6)
——这玩意对他来说,也太恶心了。
他看着角落里的慧空,一字一句的问道:“你是说,人体里面骨骼、五脏六腑是这样?”
“当然。”
慧空点了点头:“贫僧解剖了很多,都这样。”
高逊志嘴唇蠕动了半晌,终究没吐出一个字来,最后颓然跌坐回椅子上。
他看着手中的小册子,一时间觉得这本薄薄的小册子还挺烫手。
于是,高逊志赶紧丢给了坐在另一侧的曹端和孔希路,自己又要喝起酒来。
姜星火又倒了一杯酒,端起来,送到高逊志面前:“来,高太常,喝一口,驱驱寒气!”
高逊志心中思忖:“哪有什么寒气?怕是邪气还差不多。”
他接过酒水,却不知为何,一想起小册子里面人体解剖的景象,顿时便趴在桌旁,对着紫色,姜星火拍了拍他后背,方才顺了过来。
这一幕落在其它两人眼中,却是不免有些惊诧了。
曹端接过来,很尊老爱幼地放在了桌子中间,给孔希路翻阅,但没翻阅两下,曹端就觉得有点受不了了。
原因无他,慧空这手绘实在是太栩栩如生了,还进行了上色。
古代有人体经络图,但这种人体解剖图,肯定是没有的,属于谁都没见过的新活,而且古人读书很少读医书,即便是读了,也是纯文字的,学习经络、草药这些,去了解五脏六腑和骨头的具体位置的人,微乎其微,更别说连血管都画出来了。
所以乍一眼看去,就跟把人扒了皮详详细细地放到面前似地,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还是尺度过大了。
事实上在姜星火的前世,华夏直到清末时期,也就是十九世纪初,才有传教士带来已经发展的相对完善的解剖学,解剖学领域的教科书也因此传入中国,基本跟后来鲁迅手绘的那种人体解剖图差不多,但中文版的解剖学书籍,则要等到1851年,由英国传教士合信与中国人陈修堂合译,出版了解剖生理学著作《全体新论》。
正因如此,这种东西确实很难被这个时代的人所接受,哪怕是跟普通人比,相对有医学常识的大儒。
“嗤。”
伴随着一声沉闷响声,曹端也开始趴在地上干呕,那种画面他简直不愿想起,现在一想就浑身发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