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中国人忽必烈第一更奉上(1 / 3)
这是补昨日过百票的加更,另外再狂求推荐票和月票。礼拜一啦,让罗罗冲上分类推荐榜好吗?
.......
大元,京兆府,兴圣宫内。
一身月白儒服的刘孝元静静站在柱侧,他已经不知站了多久,但神情仍然恭恭敬敬,没有丝毫不耐烦。
忽必烈穿着一身白色的皇帝朝服,样式和宋朝差不多,不过蒙古尚白,所以就用了白色。连脑袋上的蒙古式样的发辫也变成了汉式的发髻。如果不知道底细的人见了,还以为是哪位正在办丧事的汉家帝王呢!
装成汉人样子的忽必烈,现在坐在御案后面,手里捏着支毛笔在批阅着什么卷子。这些奏折都是汉字书写的,没有一个回鹘式蒙古文,更别提乌斯藏法王八思巴创立的八思巴文了。忽大汗已经化身成了忽大皇帝,正装中国人呢!他正在批阅的也不是什么军国大事,而是大元中统元年科举殿试的卷子。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陈德兴提出的“以武取士”的影响,现在大元的科举也讲究文武双全,骑马开弓和道德文章并重。先考文章,题目是“论入夷狄者夷狄,入华夏者华夏”。考完文章再比弓马,凡是入第一甲、第二甲,得状元、榜眼和进士出身名号者,都需弓马娴熟。而弓马普通者,文章再好也只赐同进士出身。若不善弓马,则只能名落孙山。不过可以得到武学进修的机会,等到下一科大比,不需要再考文章。直接骑马射箭即可,若能通过,便可得到赐同进士出身,但是不能名列一甲、二甲。未来的仕途肯定要受影响的。
不过北地的豪强子弟大多熟悉弓马,考核武艺根本难不倒他们,倒是道德文章都不咋地好。哪怕是送到忽必烈这里的殿试卷子。也都平平常常的,不过就是文章通顺。没有离题,没有错别字而已。
不知批阅了多久,忽必烈才放下了手中的毛笔,冲等候了不知多久的刘孝元招了招手。
刘孝元连忙上前施礼道:“臣刘孝元拜见大汗……”
“不要叫大汗,”忽必烈柔声道,“朕是大元皇帝。”
“臣刘孝元拜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忽必烈这才满意地点点头,他现在是深受中国人民爱戴的忽大皇上了。而且还是正儿八经的儒家信徒……不仅在在京兆府建了孔庙隔三差五就去拜一拜。而且还给孔子上了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尊号。更下旨敬儒尊孔,在所牢牢控制的陕西、甘肃、山西、燕云等四个行省设立了贡院和书院。
而且还撤回了所辖汉地各地方的达鲁花赤总管府,实行了行省——路——府(州)——县的四级地方行政体系。行省首长称丞相,路的首长称安抚,州府则称知府、知州,一县之主则称知县。同时,还在陕西、甘肃、山西、燕云等四省各设立一个大万户府以管辖一省驻军。
而对尚未表示顺从的汉侯,如史天泽、张柔、张荣、董文蔚、解严等人,忽必烈也没有立即出兵讨伐,而是不断的封官许愿进行拉拢。
与此同时。忽必烈还大肆宣传“蒙汉色目皆一家”,禁止别人再说什么一等蒙古、二等色目、三等汉。在文官职位分配问题上,也尽可能显得公平。四大行省丞相是蒙古一人、色目一人、汉人一人。朝廷之中。包括中书丞相、枢密使和各部尚书、侍郎皆设左右二员,蒙古、色目任左丞相、左尚书和左侍郎,汉人则任右丞相、右尚书和右侍郎。另外还设立了学士院和翰林院用来安置效忠大元朝廷的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