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水军司(3 / 6)
“你这可难不到我!”女人敲着鼓,扭着腰唱道:“岭南之南有秦国,一年三熟饿不着!”
“南海之侧有齐国,一年三熟还有金山银山挖不完——”
“东北还有个越国,分田分地又分狗,吃肉总比吃米多……”
听着这本土强调的凤阳花鼓,乡亲们听在脑中,记在心里,一时间百转千回。
虽然他们总是被说愚昧,但论到如何活下去,则是极为精明,很会权衡利弊。
事关未来的东西,他们总是记得非常清楚。
很快,花鼓戏结束,则又上来一说书的,惊堂木直接拍下:
“且说,那张三自幼失去大(爹)与娘,与那老爹(祖父)相依为命,好不容易娶个媳妇儿,老爹就去世了,殊不知,那财主就惦记上了他家的三亩水浇地……”
“心一横,他直接卖了地,全家移民齐国,您猜怎么着?刚落地,就有一百亩水浇地等着呢……”
“班主,你这戏唱得不一般呀!”
村长抽着旱烟,目不转睛地看着戏台,对于他来说,这样的精神娱乐也是很少的。
更别提,这群人可比乡下的草台班子强多了。
那姑娘,水灵着呢,比豆腐还嫩!
“没么事,就是混口饭吃!”班主笑着说道:“我们领着内务府的粮饷,就是替皇帝教化百姓的。”
老村长心头一惊,内务府一听就不得了,他的腰不自觉地弯了几寸,堆满了笑:“那是,那是。”
“只是吧,您唱得是移民啥的,就有些那个了……”
与那些普通农民不同,村长是有见识的,立马就意识到戏班这是鼓励大家移民,这可不得了。
在农村,争地争水,靠的可都是劳动力。
人数的多寡,可是决定性条件。
“这是朝廷的安排!”班主随口道:“况且,我瞅了瞅,您这村子可得有四百来口了,虽说如今不收丁钱,但也不能这样生啊!”
“村里几个寡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