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工程(3 / 7)
内阁给他的评语是精力充沛,能进西学,重商爱农。
显然,他是一个思想活跃,且不拘泥书本的官员。
另一人,则是浙江杭州人,名唤金堡,崇祯十三年(1640年)年考取进士,授临清知县,后被刘泽清逼走。
清军攻下杭州,掳走潞王后,金堡偕原都督同知姚志卓起兵抗清,势孤而败。
后来,绍武朝廷立,由于他不屈抗争的行动,名声不错,拔授泉州知府,后又升之为福建按察副使。
因为其节气不屈,又领兵作战过,还在福建多年任官,对于西夷、台湾之事熟悉,去往吕宋正合适,不用担心出什么毛病。
更关键的是,他年纪不过四十三,年轻力壮,正好合适。
对于此人的经历,朱谊汐是满意的。
当年在南京登基,在任用前朝旧人的时候,朝廷并没有一股脑的任用,而是择优而选。
而第一个排除的,自然是曾经在北京城投靠李自成和满清的朝廷命官。
而优先录用的则是那些领兵作战,不屈不挠,且心向朝廷的贞洁之士。
能力有没有且放在一边,节气是最重要的。
谁能够否认洪承畴的能力?
但他就是变节了。
所以,金堡此人无论是资历,能力,亦或者身体状况,为官经历,都让皇帝感到满意。
「就任他为吕宋总督吧!」
朱谊汐将第三份票拟拿起,开口说道。
一旁伺候的田福忙不迭地起笔批阅。
至于孙林,他才不过二十五六岁,担任南海水师总兵就已经是震惊官场了,如果在提拔为总督,绝对能够让朝廷乱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