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满清的未来(1 / 4)
在许多年八旗贵族的想象中,离开关中回到关外,不过是重新回到顺治元年罢了,依旧是清强明弱。
这也同样印证了辽东自留地的重要性。
只是,作为整个大清的掌舵人,多尔衮此时却意识到,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光是明清形势逆转,影响的士气问题,内部问题,就令多尔衮头疼。
因为大部分八旗子弟完全没有了入关的热情。
他们撞到铁墙后,害怕再次头破血流,畏惧南下,只想着在北方辽东过日子。
于是,这股风气一旦吹起,就再也抑制不住,泛滥开来,由此在整个满清朝廷,初步形成了主和派。
这部分人以和硕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为首,以及部分在南方损失惨重的八旗贵族们。
主和派认为,我方损失惨重,休养生息,暂且将目标从南转北,收复索伦人等蛮人,镇压不稳的喀尔喀蒙古。
而附和他们,则有部分的辽东汉臣,他们不断地鼓吹着满人在北,汉人在南,要求仿照辽宋之事,南北分治。
即,建立北朝,清、明兄弟盟之。
而更深层次的,则是以皇帝顺治为中心的两黄旗,统称为保皇派。
在南下的战争中,两黄旗没有捞到什么好处,损失也不大,战争胜利多尔衮势力大涨,战争失败则大清实力削减。
于是保皇派认为,暂且停战,休养生息,等到皇帝长大之后正好打仗。
与之相反的,则是主战派。
他们来源复杂,有豪格这样的不服派,也有阿济格、勒克德浑、尼堪这样的多尔衮派系。
而文臣方面,范文程、宁完我、洪承畴、刚林、祁充格、冯铨、陈名夏等皆认为,要以战代和,才是长治久安之策。
实质上他们的背后,是摄政王多尔衮在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