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获一等奖(1 / 2)
这边随着全国新青年概念作文比赛得奖情况的公布,陈宇所在的学校也渐渐吸引了教育界许多人的关注。
因为相比较而言,这所学校似乎获奖的人有些多啊。一等奖虽然只有一个,但也是得看和谁比啊。这次比赛总共获得一等奖的就只有三个人,陈宇就算了一个。
其实追根究底起来,还是陈宇的锅。本来这次比赛的要求一等奖是不设得奖人数的,也就是说,如果很多文章足够优秀,那么一等奖是会有很多人的。
可是谁知道半路杀出来一个陈宇,陈宇的文章质量摆在那。既然把他评为一等奖了,那么后面的文章也不能太差啊。后面这些文章都会公之于众的,任由大家点评,观看。
也就是说陈宇的文章拉高了一等奖的下限,按照组委会前面的评判思想,如果文章优秀的话,评个一等奖还是大有可能的,毕竟都是高中生写的嘛,一等奖得奖人数说不定还得控制一下。
谁知道陈宇直接不当人了,他的文章是个高中生能写出来的吗?把他的文章和高中生写的优秀文章排在一起,你是真当大众的目光是眼瞎啊。
这能排一起吗?档次都不一样啊。明眼人一看,这不赤裸裸的告诉别人这是黑幕。文章之间可以有一定的差距,可差距也不能太多了啊,到时候你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没办法,但是也肯定不能按照陈宇的文章的程度挑选,不然到时候真就只有一个人获得一等奖了。到时候二等奖三等奖一大堆人,一等奖就一人,鹤立鸡群,这怎么向他人解释啊,组委会的面子上也过不去。
只能说适当降低一下,挑几篇出来。于是挑挑拣拣,硬是凑了两个人出来。
人组委会成员心也累啊,通常都是找文章有什么错漏,批判角度去观看,现在呢你得放开眼,适当降低自己标准,无伤大雅的部分能过就过吧。
组委会也想过要不要再设置一个特别奖,颁发给陈宇。把他排除在一等奖之外,这样就把整个比赛标准拉回到正轨上了。
可陆思远想了许久,决定还是算了。这种特例不能搞,再说陈宇那几篇优秀的文章既不是偷来的,也不是抢来的。干嘛要搞特殊化呢,一但开了这个先例,但时候就止不住了。整个比赛都会变得乌烟瘴气起来。
再说既然是新青年,抱着的就是打破传统思想的想法,既然放开了规矩,当然要与以前与众不同,有陈宇的文章珠玉在前,下面中奖的文章就会显得更加有说服力。
全国新青年概念作文比赛的获奖文章确实给了一些人很大的触动,以前的命题作文太过于死板,不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已变成一种纯技术性、近乎八股文式的机械训练。
而这次的比赛的成功举办,让很多人都看到了当学生们解放了束缚的规定后,那些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的语言。这才是真正的文学教育,具备人文性、审美性的功能,能塑造人的灵魂、培养人的精神,孕育人文情操。
因此上面的人很高兴,肯定了这次比赛,陆思远又再一次回到了大人物的眼中。而陈宇所在的学校中的学生中奖的人数也有一些,连带着方才英校长也狠狠的刷了一把脸,肯定了他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手段。总之这次新派大大长脸。
这边校长办公室内,方才英刚刚挂掉来自好友的两个电话,脸上是止不住的笑意。这次的成功不仅让督学局加大了对学校的专项拨款,并且也让他少了许多工作上的掣肘,能更加随心所欲的大展身手。
上面的奖励到了,方才英当然不会亏待教师和学生。原本他是打算直接奖励给学生金钱的,但想了想,感觉有些不妥。
单纯奖励获奖学生金钱的话,显得过于有些功利性了。发奖状的话,人组委会那边也已经弄好了,现在正在路上。干脆全校直接开个表彰大会就行。只要去参加比赛的都得进行表彰,不管获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