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对策(1 / 3)
(今日一更,一次性把内容发齐,大家不用再等晚上的章节了。
既然不想再拨内币,那就得有别的办法,不管是拆东墙补西墙也好,还是七拼八凑也罢,都得把这个窟窿给补上。可这终归不是千八百两银子的事情,哪是朱友建随便想想就能想出来的?再者说,就算是有银子,也未必能换到这么多粮食啊!无计可施之下,朱友建只好把这件事放到了早朝上,让朝臣们一同商量商量,事情到底该怎么办。
但凡一提到钱的事,户部尚书郭允厚总是把手一摆,然后再说上一句“没钱”,呛得别人连话都没法往下接。都没钱了还怎么说?难不成你能变出钱来?所以朱友建现在对郭允厚的怨念也很深,总觉得他现在就跟后世的那些被工人们堵上门要债的大老板们没什么两样了。
可没钱也得解决问题啊,上天可不会因为你没钱就给陕西下雨啊,陕西的老百姓也不会因为你朝廷没钱赈灾,就会愿意一直挨饿啊。这个问题若是不解决,陕西的百姓们可是会跟大明翻脸的啊!
“韩先生,你是内阁首辅,可有什么好主意,这赈灾的粮饷又该从何出啊?”看众人都是一副缄口无言的样子,朱友建头疼之下,也只能点名了,韩爌作为内阁首辅,自然是首当其冲的。
可是韩爌这会儿又哪里会有什么办法?他要是有,在内阁进行蓝批票拟的时候,就会把自己的办法呈递给朱友建了,又哪里还会等到这时候?
“皇上,臣曾问过郭尚书,今年各地除陕西外,虽有灾害,但并不严重,都在可控范围内。征税的夏税并未减少,如今陕西大旱已成事实,除了让范景文组织百姓自救外,臣以为可从东南收购一批粮食,用以赈济灾民。”
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抗旱的事情范景文在上折子前就在做了,甚至是从自己派范景文到陕西任巡抚时他就已经开始做了。收购粮食说得是挺容易,可收购的钱又从哪里来?没有钱,东南的那群地主富商们难道能赊给自己?还是自己能派军队去明抢?
“郭卿,你是户部尚书,每日里与这些打交道最多,想来当有一二应付之策。你有什么办法,说一说让大家都听听。”朱友建又把球抛给了郭允厚。
“回皇上,臣以为从陕西的情况来看,今年虽不敢说是颗粒无收,但所剩也必然无几,若是只依靠陕西百姓自救,肯定是不现实的。臣这几日细细想了,觉得是不是可以先暂缓三大营的征兵事宜,这样倒是可以省出来几十万的钱粮,一解陕西的燃眉之急。待秋收之后,再补齐三大营的短缺,继续征兵,整顿三大营。”
郭允厚的这个办法真要说起来,也确实算是一个能用的方法。三大营如今已经裁汰了一半多的人,新征的士兵都还没有到位。但该给三大营的预算是已经全部给到了,若是停下征兵,把这部分的预算给挪用了,确实可以暂缓陕西之急。但治标不治本,就三大营的那点预算钱粮,根本不足以填住陕西这个大窟窿。
况且朱友建也不想用这个办法,一来不能真正把问题解决,二来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只会让原本军改计划被延缓、迟滞下来。所以仔细去想想,若是要这么做,还不如自己一狠心一咬牙,再发点内币直接把问题给解决掉。
“如此确实是能够解决燃眉之急,但三大营短缺的这些粮饷何时又才能补齐?军改一事方兴未艾,这会儿却要朝令夕改,如果这么做真能解决陕西的问题倒还罢了。可若是到了秋收之时,依然还有灾害,又该再去何处凑出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钱粮呢?”朱友建这么一问,顿时令郭允厚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去应答,自己总不能向皇上保证秋收的时候一定会风调雨顺,肯定不会有什么灾害发生吧。
朱友建见状,站起身来回走了几步,又看向众人:“诸卿可还有什么办法?但讲无妨,朕绝不因言治罪。”听到皇上令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不需要有顾忌,众人自然将心中想到的一些办法说了出来。
“皇上,如今才刚刚夏收,各地粮价尚低,臣以为应当立即征购军粮,如此一来,当可省下不少银两,再用这笔钱去赈灾。”户部右侍郎程国祥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