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骨针风波(1 / 2)
存在的即是合理的,而合理的也必然存在。
我的祖父是清朝的一个文举人,曾任职清朝内廷武英殿修书处,当时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皇宫后,祖父闲赋家中,贾家在河北(当时称为直隶玉田是个名门望族,我的父亲有许多叔叔伯伯,他们大都是当地豪强,因而民国的军阀割据也没有使得我家生活窘迫,相反的是多了些许的闲适。
祖父的兄弟辈分的人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尤其是祖父的大哥,他的大哥是光绪九年武科京试三甲同进士及第。当地人常盛赞:名门一进士,豪族双举人。贾家这个大家族已经在河北玉田这地方生活了十代之久,父亲说自明朝明成祖朱棣政变,我家不得已从bj迁徙到河北玉田,经过祖父多年考证,也在bj同宗族认了宗。我的家族以”史“发迹,所谓以”史“发迹,并不是我家祖上有什么出了名的史官大吏,而是我的家族年代久远,并有记传辈辈传抄,更有诸多寻古鉴真的绝技代代世袭。
民国十四年即1925年,一个姓钱的民国考古专员拿了一盒骨针找祖父鉴定,这件事情把我们整个家族都给震动了,这盒骨针精巧尖锐,骨质细密且已经石化,十六枚骨针大小有序,每根骨针都在相应的木质凹槽中陈放着,祖父看见了这盒骨针,早已惊讶的说不出话,宗族的元老也闻讯赶来,从骨针的年代看来,至少有上百万年,而这十六枚骨针如果的确是一整套,那么对古代宗族学玄学礼学,还有人类文明进程就是一个新的里程碑,而且不仅仅是一个里程碑,也有可能是个颠覆认知的存在,而这个认知的存在和贾家先祖有着密切的关联。
“钱专员,您这个物件哪里寻来的,这个东西可不是寻常物件。”祖父疑惑的问道。
“贾兄,多年不见,你还是这副文人样子,当时段祺瑞总理安排我们加入中华民国国立中央文史研究院,你拒绝加入,非要来这个穷乡僻壤的小地方来种田,这不是埋没了你这个大才人啊,看看啊,你这次不是错过了重要的历史发现了么。”这个姓钱的考古官员边凑近乎边陪笑道。
祖父沉思了一下说:“贾家已经远离政界很久了,您请回吧。”
“贾家确是离了政界,可是家传的手艺不能断了吧,早年在武英殿曾听说贾南三通过听声嗅气观形辨色便能了解一个器物的年代,历史和价值,现在您可不能推脱吧。”钱专员轻轻向前推了推桌几上的那盒骨针。
“当年御前奇人异士众多,又岂止我一人,分真辨假之事非国士不能公证,我只是武英殿一撰笔小卒,又怎能识得这诸多天下之品类,更何况这无史可究之物……钱专员,还是另寻高士吧,”祖父自觉话中有失,略有语塞。
“贾兄,你既然已知道这物是无史之物,便已看出此物非凡品,只要你给国家释疑则个,不仅我钱某人感激不尽,且民国政府会为贾家大行方便之门,如有所需,民国政府定有所助,如有隐瞒,我只能上禀政府你这知情不报,若贵家族有所损失,你我同僚情谊破碎是小,贾姓家族兴衰是大啊!”钱专员略有愠怒。
“钱丰年,你这欺人太甚,我族亦不是你这宵小可以随意踩践的,给我滚出贾家!”祖父背后冒出一个汉子恶狠狠地骂道,但见其人七尺有余,仪表非凡,这人是便是我的二爷爷贾南忠。贾家在我祖父一辈有兄弟姐妹十二人,皆为南字辈,家中男丁又以“一忠二孝三礼四义五信”分长幼排序,其他两个姑奶奶分别叫作贾南凤,和贾南葵。二爷爷的暴脾气乡间四邻是出了名的,以至于在二爷爷的墓志铭中有这样的描述,少有英雄之气,时怀侠义之心。
“贾……贾二爷,您您也在啊,这不是考古所来了个大物件,让诸位大家掌掌眼”钱丰年看到张口就骂的贾二爷,有了几分惧色。
“二弟,送客吧”大爷爷贾南一淡淡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