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争议依旧(1 / 6)
鲁迅在八道湾这个新家貌似住得不是很愉快,过上几年,他竟然被周作人的日本老婆赶走了……
就很离谱!明明是鲁迅掏钱买的房子。
但具体为什么鲁迅和他弟弟周作人反目成仇,只有坊间猜测,真实原因无人知晓。
清官难断家务事,李谕当然不能管周家的事,反正迅哥后半生过得很潇洒,无须担心。
回家后没几天,李谕从报纸上知道熊希龄创建了一所专门收纳灾民孤儿的慈幼院,正在募集资金。
吕碧城心肠软,看到报纸上受灾的数万民众受不了,拉着李谕来到位于香山的这家慈幼院。
熊希龄对李谕的到访有些意外:“院士先生突然造访,未能迎接。”
“无所谓迎接不迎接的,”李谕说,然后问,“你这儿现在有多少孤儿?”
“六百多,”熊希龄说,“但这几年京津地区以及河北山东频频出现灾情,今年水灾、明年旱灾的,死掉了不知多少人,我能帮的只有这么少而已。”
李谕直接说:“先生尽管扩充规模,我认为至少还能增加两倍面积,多出来的费用我承担。”
吕碧城也赞同道:“包括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
熊希龄说:“疏才兄弟,我知道你们夫妇宅心仁厚,我实话实说吧,想增加两倍面积不难,算下来可能只需四五十万银圆,但你要拿出来的,可不止四五十万,你懂我的意思?”
吕碧城问:“不就是腐败嘛,熊院长但说无妨,需要多少?”
熊希龄叹了口气:“最少也要一百多万。”
吕碧城咋舌道:“腐败也不能这么腐败吧?直接吞掉一半?”
李谕对民国时期的政坛早有心理准备,熊希龄说的甚至好于自己的心理预期,他还以为会说两百万。
熊希龄说:“这里位置不错,但上头有好几个部门管辖。我从三年前就开始收纳孤儿,准备慈幼院的事情,直到今年项目才落地,能建成你们眼前的这个院落,已经非常不容易。”
吕碧城说:“京津不是有很多大善人吗?”
熊希龄反问道:“夫人,有几个大善人知道民间疾苦?何不食肉糜的多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