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代汉者谁(5 / 5)
……
回去的路上,刘昭眺望着远处巍峨的群山感慨万千。
话说穿越之初,他还暗自纳罕良久,为何这山势如此眼熟?后来经过多方考证,尤其是和山下的淮水相印证后,他才赫然发现竟然穿越回了老家,只是时间早了近两千年。
真是……无巧不成书。
往事越了两千年,人世间早已沧海桑田,好在地势地貌并没有太大改变,叠障层峦包裹着占地万余亩的小盆地,一条山溪从中蜿蜒而过,劈开山谷后西向注入淮河。
若在两山夹河处修建一个关隘,堪是个易守难攻的王霸基业,就是面积着实小了点。
后世人烟辐辏的小山镇如今户不过二百,只能划为一个里,里中百姓多姓刘,所以又叫刘氏里。
里外的原野上有片十亩桃林,桃邑乡便因此得名,乡廷就设在里中,人们往往以桃邑来专指刘氏里。
严格来说,里中的刘姓之人还都是刘昭的同族,只是血脉太过久远,早就出了五服,时至今日已然有不少人沦为他家的佃客,甚至是附徒。
当然,这其中自然少不了魏氏的巧取豪夺。
话说,魏氏来归之前,刘家虽然无官可做,但也算是清清白白的耕读传家,在乡里颇有人望。
自从刘延贪念美色,一意孤行娶了商贾之女,又对妻子言听计从。而魏氏素来胆大,上面又没有长辈约束,竟乘着天灾人祸,在乡里大肆兼并,弄的族人颇有怨言,乃至背地里编些不堪的故事诽谤于她。
直到刘昭年岁稍长,多少有些话语权,在他的强力反对下,这种兼并才稍微有所收敛。
这桃邑乡人烟稀少,地贫民疲,就算乡廷所在的刘氏里已是全乡最富庶繁华之所在,也处处都透漏着凋敝的气息。
用黄土夯成的丈余高的里墙因年久失休,到处是裂缝,有的甚至都能伸进去一只手,得用圆木支着才避免垮塌。
里墙之内民居星罗棋布,多数是土坯瓦房,隐隐还能看到一丝明章之治的影子,不过很多屋顶的积雪已经明显能看到凹下去不少——那是房子要被压垮的迹象。
刘昭不由想起后世那句大逆不道的话——时代的一片雪花,落在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雪山。
这天下终究是要乱了!
刘昭遥遥望着自家那扇只上清漆并无涂色的大门陷入沉思,代汉者,当涂高,汉室四百年,谁家的阀阅会比刘家更高呢?
只是,他家四世务农,自然无阀无阅。